金明池
穴启陈根,棚支曲干,密叶繁铺乱梗。 春过后、青阴一架,消炎暑、几日昼永。 露苞圆、渐觉秋肥,看颗颗、碾玉丸冰整整。 倩素手纤纤,临风轻摘,好取余甘分领。 厥种多端还思省。 果旧宛新凉,一时堪并。 多欺紫、恒因味薄,微逊绿、何殊香冷。 色偏佳、照眼晶莹,串十斛珍珠,横空布景。 任善画传神,垒垒恰似,淡墨难描清影
流水车声,飘云衣影,郊外一时骈集。 开夙雨、寒回小暖,萌细草阴滋微湿。 斗新妆、十里蛾眉,笑倚东风屏立。 费多少芳心,印来履迹,留与路傍人惜。 堕耳遗钿谁为拾。 将满地闲花,互争春色。 飞初倦、莺情织絮,呼不转、柳魂归陌。 计韶光、三月无多,肯抱影黎床,闭愁书室。 酒备钱青,鞭笼丝紫,醉听名姬弹瑟
燕子矶边,凤凰山上,又是狂风骤雨。金砌玉阶何处问,尽燕麦兔葵满路。问秦淮、桂楫兰桡,却只是、衰草垂垂将暮。叹绛阙蛛萦,纱窗尘渍,一片晚鸦来去。 想王谢风流何处?便紫燕黄莺,一时无主。看当日、词臣狎客,空剩得、白杨黄土。最伤心、景物三春,教苑里蛙声、公私相诉。但渡口寒烟,亭中皓月,兀自依依芳树
花压重门,莺啼别馆,一望阴阴苑路。春渐老、云昏日淡,更晓雾结做昼雨。有心情、怕上红楼,翻绣被、记起玉人何处。怎带缓鲛绡,筝零雁字,寂寞画堂歌舞。 午梦沉沉浑无主。算梦里相逢,那能长住。我应受、此愁且耐,你不解、此情空诉。悔当年、浪说风流,似梅子含酸,莲房带苦。看湖水溟蒙,春心荡漾,待要一时东去
断雁西风,瘦驴黄叶,又是关门日暮。仙梵度、清凉山寺,对凤阙绛云留处。见长干、宝塔翚飞,总阅尽、天界茫茫尘土。任沽酒南冈,垆头人老,莫问少年归去。 裙屐风流叹如许。便画面薰衣,隐囊挥麈。倚司马、长城却敌,空剩春灯燕语。再休言、六代繁华,与半壁乾坤,残棋孤注。想虎踞龙蟠,江山形势,都付冷烟疏雨
多幸烟和,无妨风细,袅袅自怜春软。娇小甚、鹅黄绽处,但一叶两叶初剪。拚多情、拖逗波光,映岸侧、镜影苔茸深浅。总冉冉相依,摇摇不定,约约匀匀低转。 不问花期今近远。只着意韶华,殷勤欲绾。忍微寒、待莺已久,向落日、藏鸦不惯。定谁知、无限柔情,对残月晓风,翠眉难展。只片晌停凝,经时荡漾,独自来回消遣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 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 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 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 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 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 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它以赋体的形式,通过长调篇幅大、容量多的优势,尽情抒写,结合风景的描绘寄寓身世之慨,笔触细腻,委婉动人。下面将详细介绍《金明池》的相关背景和特点: 1. 创作背景:《金明池》的创作年代为北宋,当时汴京(今河南开封)是一个繁华的都城,也是文化繁荣的象征,因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氛围。 2. 文学形式:在形式上,《金明池》采用了赋体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时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