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丑奴儿》为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丑奴儿 · 宣和辛丑
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倾国称姝。除却扬州是无处。 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总作花奴。翠拥红遮到玉都
丑奴儿次韵何文成灯下镜中桃花
菱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 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丑奴儿/采桑子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烟淡云黄。东阁何人见晚妆。 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别墅横塘。鼓角声中又夕阳
丑奴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不仅是辛弃疾情感世界的直接展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极具影响力的词作。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辛弃疾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丰富内涵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丑奴儿》为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