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履
【注释】 撞:撞钟,敲钟。 缝义未能搜:缝隙中不能容下我。 风裾不少留:衣袖拂动着山风,不肯停留。 罅(xià)延孤客步:山间小路上只有你一人。 级伴堕局愁:石阶上跌跌撞撞,步步有险。 杳树披云动:树影在云雾中摇曳。 幽泉学璺流:溪水潺潺,似是山泉的哀鸣。 自嗤如此险:自己笑这山路险峻。 闲处也还偷:在闲暇时也偷偷地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入微的观察
【注释】 弃瓢者:指不汲水的人,比喻隐士。嫌:嫌弃。相忘境:彼此忘却的境界。委蛇: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道士弗爱我:道士不爱我,却爱那泉水。 【赏析】 《玉泉院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描绘了隐士与道士的交往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羡慕之情。全诗意境清雅,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首联“弃瓢者厌喧,听松者嫌静”,写隐士与道士的不同喜好。弃瓢者厌喧,即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人
上方峰 金仙不可觅,徙倚娑罗阴。壁底野情重,峰端烟树深。 暗凭悬锁处,遥寄上云心。待念飞黄子,忘形却试寻。 注释:上方峰的金仙已经无法寻找,只能徒然地徘徊在娑罗树下。壁下的野情更加浓郁,峰端的烟雾弥漫。我暗地里靠着高悬的铁锁,遥望着云雾中的上方峰。等待思念飞翔的黄鹤子时,忘记了自己的身影,试图再次寻找。 译文:上方峰的金仙已经消失不见,只能在娑罗树上徘徊。壁下的情感更加浓烈,峰顶的烟雾弥漫
王履的《游华清池·浮山虽与华山邻》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古诗。诗的前两句“浮山虽与华山邻,不敢同清却占春”描绘了浮山与华山相邻,虽然共享相同的春天景色,但诗人并未与其同流合污,而是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后两句“拟傍石莲花畔浴,只疑犹带范阳尘”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石莲般的环境中沐浴,但又似乎带有些许范阳(今北京)的尘埃,这种独特的环境让诗人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氛围。 从整体来看
自避诏岩转东至真武祠金帝俨尊崇,高寒压故宫。 路回秋藓碧,门闭夕阳红。 画壁埋蓬块,珠栊宿网虫。 腐床留璲瑀,古帐失虬龙。 有几承虚供,无碑表旧踪。 炉烟聊缥渺,檐铎自玲珑。 东失天孙壮,西忘太白雄。 大千惊聚掌,方寸怏填空。 郊岛能持满,关荆敢合从。 未甘扪井手,不数荡云胸。 索价元讥彼,缨情岂在侬。 清方排暑郁,秀已泄春融。 灵气蟠幽壑,冷风吐暗松。 众雄分峛崺,群峭上攒丛。 涨绿迷深浅
【注释】 入山:指游览庐山。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以山水秀丽著称。秀:秀丽。 铁锁:指长江三峡中的铁锁关。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 判著:判断。浮生:人生。这里指短暂的生命。 【赏析】 《入山》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之一。这是第一首。此诗通过写诗人游览庐山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句“庐山秀在外”,写诗人登上山顶所看到的自然景色,突出了庐山的秀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这是一首七绝,写自己登山看白云、友人王橘洲赠酒邀饮之事。首句“余自山回”,交代了时间与地点。第二句“鹅群何事特相分”,是说山上的鹅群为什么特别分散呢?第三句“此襟不许肥膻污”,是说自己的心襟不允许沾上一点腥膻之物。第四句“明日清茶说与闻”,是说等到了明天,我要用清茶来与你共饮,以消除你的疑虑。 【答案】 我独自登高望白云;友人王橘洲赠我以美酒
【注释】 尝见石刻本华山图以为形似:曾经看到过石刻版的华山图,以为它的形状和华山相似。 及既登而还重见于姜月心家不觉失笑因书此于其上:等到已经登上华山后,又再次出现在姜月心的家里,不觉失笑,于是写下这首诗在它的上面。 【赏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纷扰扰的名利场的感慨与讽刺。 第一句“尝见石刻本华山图以为形似不过如此”,意思是说曾经看到过石刻版的华山图,以为它的形状和华山相似
注释: 石龟:用石头做成的龟,这里指石龟。 巴西:指张鋋,字子明。晏后几春秋:经过几年的时间了。 宴里:山名,在今四川宜宾市境内。 张鋋:字子明,是唐玄宗时的一位官员,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臣李林甫,被贬谪为辰州刺史。 不:同“否”。 岂怕:不怕。 子明饶舌辈:你那些多嘴多舌的人。 闭精行气:闭关养气,修炼道术。 行气:指修道,炼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张鋋的友人的赠诗
【注释】: 余僮张一:我仆人张一。 颇慧闻余有登山之谋:张一很有智慧,知道我要登山的想法。 力劝行及入山乃能体吾爱画之癖:极力劝阻我登山并且让我入山,才能够体会我喜欢画画的爱好。 当摹写时:当我在画画的时候。 每索:常常搜求。 奇石怪树:奇特的石头和树木。 逮余还家为图间有忘者:等到我回家的时候,张一又忘了。 亦能以其所记裨(bi)余:他也能用他自己所记的事情来帮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