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柏
去妇叹赠三溪包公 直木无繁柯,安能附茑萝。 托身苟得所,时命如吾何。 注释 - 直木:笔直的树木。 - 无繁柯:没有多余的枝叶。 - 安能附茑萝:怎么能依靠攀爬其他植物(如茑萝)生存。 - 托身:依附。 - 苟得所:苟且得到一个安身之所。 - 时命:命运或时运。 - 如吾何:又能对我有何帮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境遇和人生命运的深切感慨。通过“直木无繁柯”这一形象
三溪印月 扁舟晚向三溪宿,独坐遥看秋水生。 明月澄江天共远,双松孤鹤夜同清。 眼中滚滚俱尘梦,海上悠悠非世情。 更欲乘槎何处所,扶桑东去即蓬瀛。 注释 1. 三溪印月:三溪,泛指多个小溪或河流。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自然景观,如三江口、三水交汇之地等。印月,水面倒映月亮。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夜晚乘船游览三江口的景象,月亮在水面上留下倒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扁舟:小船。扁舟晚向三溪宿
去妇叹赠三溪包公 驱车晨出门,四顾呱呱泣。 岂不念茕孑,去矣吾何及。 注释: - 驱车晨出门:早上起来开车出门。 - 四顾呱呱泣:四处张望时听到婴儿的哭声。 - 岂不念茕孑:难道不思念孤单的人吗? - 去矣吾何及:离开之后,我还能做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妇人对丈夫离开后的生活困境和心理活动。首句“驱车晨出门”,描绘了清晨离家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的急切与不舍。接下来
【注释】1.“城市纷纷逐岁华”:南昌城,古名豫章。诗人在春天游览南昌山中,看到城市纷纷地追逐岁月的光阴,而不知道春天已经遍布天涯了。“纷纷”,一作“匆匆”。 2.“云深古洞无人到”:诗人来到一座幽深的山洞前,只见洞口云雾缭绕。 3.“开遍桃源几树花”:诗人来到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只见几株盛开的桃花。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首句写景,第二、三句抒情,第四句点题,末句写景收尾
【注释】黄鹂:即黄莺,一种小鸟。桃花溪:指武陵源一带的桃花水。 译文:二月初春时节,枝头的黄莺在欢快地啼叫。山间桃花盛开,流水潺潺,犹如从武陵源流出。仙源离此处并不遥远,我独自寻觅着那美好的景色,信马由缰地漫游。赏析:首句写景,以二月为时令背景,点明出游季节和时间。第二句用《桃花源记》典故,表现游兴盎然、神驰遐想之情。第三句化用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天山的山洞中,路径森然,白日青尊,绿阴环绕。看云影、山光,令人百看不厌。有几人知道这洞天的深邃? 赏析:《天山洞里径森森》中的“天山”指的是华山,因为华山以险峻著称,又有仙道之称。华山有“洞天”,即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华山之深奥。“径森森”则形容道路的幽深。 《白沙先生学兼贻同会诸友四首》中的“白沙”,指的是张载,字子厚,唐代哲学家。他与杨贞复(名宗德,号贞复)论学于天山草堂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万丈松风吹客衣,月明山色望霏微。 注释:万丈,形容极高的山峰或事物;松风,即松树之风,此处形容山风的强劲与清凉;“客衣”指外出时所穿的衣服;月明山色,月光明亮照耀下的山景;望霏微,凝视着轻飘的云雾,形容景色之美让人心旷神怡。此句表达了在西樵山夜深时分,诗人被山间松风吹拂,观赏着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内心感慨万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石泉洞古春长在,云谷天空鸟自飞。 注释
水澳横舟 官山山下水西头,杨柳津前绿荫舟。 海内风涛多不定,未应长啸独临流。 注释: 水澳横舟:在水边横着一条船。 官山山下水西头,杨柳津前绿荫舟。 注释:在官山山的西边下,有条小河在杨柳树的前面流淌着。 海内风涛多不定,未应长啸独临流。 注释:因为天下的风浪太多而不定,所以不应该独自面对它而发出长啸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官山山下的水边,看到杨柳树和流淌着的河水后,抒发自己的情感
《菩提坛待月》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何维柏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清斋饭罢暮钟时:清斋即清净的饮食,这里指僧人在斋戒结束后用餐。暮钟指傍晚寺庙的钟声,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的时间。这一句描述了僧人在晚餐后等待夜晚到来的情景。 2. 塔里传灯树影稀:塔里指的是寺庙中的塔楼,是僧侣们夜间活动的地方。传灯即传递灯光,可能意味着点亮灯笼或蜡烛以照明。树影稀表明夜色已经降临
注释: 去妇叹赠三溪包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了一位妻子。 入门敬事姑,辛苦挈孩稚。 进门后尊敬地侍奉婆婆,为了照顾孩子而辛劳。 不得娣姒意,伤哉中谗忌。 不能得到妯娌们的欢心,真是太伤心了!因为她们在背后中伤了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和对她遭遇的同情。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描绘了一个妻子为了家庭付出辛劳,但得不到家人理解和支持的情景。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