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晚向三溪宿,独坐遥看秋水生。
明月澄江天共远,双松孤鹤夜同清。
眼中滚滚俱尘梦,海上悠悠非世情。
更欲乘槎何处所,扶桑东去即蓬瀛。

三溪印月

扁舟晚向三溪宿,独坐遥看秋水生。

明月澄江天共远,双松孤鹤夜同清。

眼中滚滚俱尘梦,海上悠悠非世情。

更欲乘槎何处所,扶桑东去即蓬瀛。

注释

  1. 三溪印月:三溪,泛指多个小溪或河流。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自然景观,如三江口、三水交汇之地等。印月,水面倒映月亮。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夜晚乘船游览三江口的景象,月亮在水面上留下倒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扁舟:小船。扁舟晚向三溪宿,指的是作者在傍晚时分乘坐小船前往三溪游览。这里的“晚”字,既表明了时间,也暗示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兴奋。
  3. 独坐:独自坐在船上。这句描述了作者在船上的状态,他选择了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观赏周围的景色。这里的”独”字,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沉思,也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4. 秋水生:秋天里的河水。这句话描绘了秋天河面上的景色,水波荡漾,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生”字,不仅描述了季节,还暗示了河水的流动和生命力。
  5. 明月澄江天共远: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江河,天空与江河融为一体,仿佛连在一起。这里的”明月”和”澄江”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而”天共远”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接近自然的感觉。
  6. 双松孤鹤夜同清:两棵松树和一只孤独的鹤在夜晚同样清新。这句话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宁静景象,其中”双松”和”孤鹤”都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7. 眼中滚滚俱尘梦:眼里看到的都是尘世的纷扰和梦境。这里的”滚滚”形容纷乱、众多,而”尘梦”则暗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
  8. 海上悠悠非世情:海上的生活悠闲自在,不受世俗束缚。这里的”海上”可能指的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如海岛、湖边等,而”悠悠”则表达了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状态。
  9. 更欲乘槎何处所:想要寻找一个地方乘木筏去。这里的”乘槎”是一种古老的航海方式,意味着寻求一种逃离现实的途径或理想境界。
  10. 扶桑东去即蓬瀛:扶桑国向东行即可到达蓬莱仙岛。这句话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希望寻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或目的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诗人通过对三溪夜景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通过对比明月下的江河、双松和孤鹤,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通过表达眼中所见皆为尘世烦恼、心中所愿为追求理想境界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也反映了其内心对自由、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