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古树鸟频声,静唤春深入胜形。
漫觉忧时孤梦远,敢云去国一身轻。
半生事业卑题柱,一曲沧浪有灌缨。
万里瞻依天北极,五云晴绚日边明。

文昌宫壁漫题

【注释】:森森古树鸟频声,静唤春深入胜形。

半生事业卑题柱,一曲沧浪有灌缨。

万里瞻依天北极,五云晴绚日边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82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春天在四川成都作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成都郊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成都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森森古树鸟频声,静唤春深入胜形。”描绘了成都郊外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树参天,鸟儿频繁鸣叫,春天的气息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颔联“半生事业卑题柱,一曲沧浪有灌缨。”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感慨之情。他认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并不显赫,只能在题柱上留下痕迹。同时,他也曾在沧海之滨吟咏过,但并没有得到赏识。

颈联“万里瞻依天北极,五云晴绚日边明。”描绘了成都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气变化的情况。这里指的是成都位于中国的最北端,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景色非常美丽。

尾联“万里瞻依天北极,五云晴绚日边明。”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虽然身处异地,但是仍然时刻关注着家乡的情况,希望看到家乡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成都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