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面芳沼,好月散遥林。
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
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
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
物理各自适,兹理会予心。
虚明生夜景,清风洒吾襟。
整衣起巡檐,迟迟步花阴。
呼童泻青尊,对影自酌斟。
爇香旋中庭,鸣我花间琴。
缅怀千载下,希聆疏越音。
高梧发孤籁,契予天机深。
对此不能寐,待旦夙所歆。

夜坐

虚亭面芳沼,好月散遥林。

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

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

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

物理各自适,兹理会予心。

虚明生夜景,清风洒吾襟。

整衣起巡檐,迟迟步花阴。

呼童泻青尊,对影自酌斟。

爇香旋中庭,鸣我花间琴。

缅怀千载下,希聆疏越音。

高梧发孤籁,契予天机深。

对此不能寐,待旦夙所歆。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宁静环境中,独自欣赏美景、品酒赏曲,以及思考人生哲理的情景。
第一联“虚亭面芳沼,好月散遥林”,描写了诗人站在亭子前,眺望着月光下的湖泊和远处的树林,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这两句诗通过写景,为后面的抒情和议论打下了基础。
第二联“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诗人在静坐观赏的同时,听到了蟋蟀的鸣叫声,这些声音让他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生命的力量。
第三联“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永恒性,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第四联“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诗人观察到自然界的日夜更替,并联想到历史的长河,感慨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情。
第五联“物理各自适,兹理会予心”,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万物各有其存在的规律,而人类也应该顺应这些规律,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第六联“虚明生夜景,清风洒吾襟”,诗人感受到了夜色中的宁静和平和,清风拂过他的心灵,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第七联“整衣起巡檐,迟迟步花阴”,诗人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屋檐下漫步,欣赏着周围的景色。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动作,同时也传达了他的情感和心境。
第八联“呼童泻青尊,对影自酌斟”,诗人叫来仆人准备酒菜,自己则对着影子喝酒品尝。这几句反映了诗人与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状态,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第九联“爇香旋中庭,鸣我花间琴”,诗人点燃香料,在院子里弹奏琴声。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音乐才华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联“缅怀千载下,希聆疏越音”,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历史和故事,渴望听到古代音乐的声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文化传统的重视。
第十一联“高梧发孤籁,契予天机深”,诗人感受到高树发出的声响,这与他的天机相互呼应。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然的感受。
第十二联“对此不能寐,待旦夙所歆”,诗人因为美景而无法入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兴奋和喜悦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他对自然美、人生哲理和艺术追求的理解和领悟。全诗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在诗歌中传达了他的情感和心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