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萱草,其叶四垂。
顾諟晤对,秩秩其仪。
我思古人,跬步弗遗。
先意承志,念兹在兹。
不见是图,毋敢斁斯。
【注释】1. 瞻:望。2. 萱草:即忘忧草,古人常在母亲去世后栽植此草以寄托哀思。3. 叶四垂:形容树叶低垂,与“萱草”的意象相呼应。4. 顾諟晤对:指端详、审视。5. 秩秩其仪:形容礼仪规范,秩序井然。6. 跬步弗遗:意指每一步都铭记于心,不敢遗忘。7. 先意承志:意为先理解并接受他人的心意。8. 是图:这里指的是前人的画像或遗迹。9. 毋敢斁斯:意为不敢违背这些先人的意愿,保持敬畏之心。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作。首句“瞻彼萱草”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忘忧草时的心情。接下来三句“瞻彼萱草,其叶四垂。顾諟晤对,秩秩其仪。我思古人,跬步弗遗。”描绘了诗人端详忘忧草时的情态以及对于古人的思念之情。其中,“顾諟晤对”和“秩秩其仪”等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礼仪规范的重视,以及对古人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先意承志,念兹在兹。不见是图,毋敢斁斯”则是诗人对于先人留下的教诲和遗训的珍重,表达了诗人不敢忘记先人教诲的决心。整首诗通过诗人对忘忧草的观察,以及对于古人的思念和对先人教诲的敬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