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浙
【注释】 婺妇:婺女,传说是天上的仙女。 啼:哭泣声。 胡孙:古代传说中一种恶兽名,这里借指饥荒。 苍烟古树根:青烟弥漫,古树盘根错节,形象地描绘了大旱之年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大旱”为题材,写百姓在饥馑中的悲惨遭遇。开头两句写妇女们归来时的情景。她们看到丈夫死去,无法安葬,又不忍心听那令人心碎的哭号声,于是只能掩面哭泣。诗中用“不忍闻”三字,既表明了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心情
【注释】 甲辰: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大饥:严重的饥荒。莆中:指福建地区,因莆音同“浦”,浦中即今福建省一带。 凶荒:灾荒,灾害。自古:从古到今。势相成:指灾荒与疫病互为因果。 穷乡:偏僻的乡村,贫瘠的地方。卧病人:躺在床上不能劳动的人。人是:活人。 落日空原:太阳落山时空旷的原野。无哭声:没有哭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写的一组反映农民疾苦的诗篇之一
【注释】西渠:水名,发源于今陕西省凤翔县。 高柳阴浓半掩扉,平田水满鹭交飞。 【赏析】首联写景。“高柳”指柳树,“阴浓”指树荫浓密;“半掩扉”,“半”是动词,指一半露出来;“门”即门扉。这句写柳树的枝叶茂盛,遮得亭子半边窗户都看不见了。“平田水满”,说明水涨得很快,田里的庄稼都淹没了,一片汪洋大泽。“鹭交飞”,即成群的白鹭在江面低飞。这里写的是一幅江南水乡的春光明媚之图。 小江风物堪图画
【注释】 ①甲辰岁:唐僖宗乾符四年。 ②莆中:指莆田(今属福建)。 ③木实:树的果实。 ④闻道:听到说,听说。 ⑤烂漫:盛开貌,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⑥老妪:年老的妇女。 ⑦悲歌:悲凉的歌调。直上:直向上升。白云层:云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饥荒之年写的。诗中的“山中木实不知名”一句,写出了当时人们饥馑的惨状。“闻道今年烂漫生”,说明虽然天灾人祸不断,但大地上的万物仍然生长着旺盛的生命力
【赏析】 此为题西渠水亭之作。 “月上潮生风自来,主人爱客清尊开。”首句写景,月上潮生,天光水色融为一体,风从天上来,吹得亭中人如醉如痴。第二句点明题旨。“主人爱客”四字,道出了主人殷勤好客的情态。第三句写主人如何款待客人。“清尊”,即酒器,指酒杯。主人斟满酒,客人自然要喝,故说“主人爱客”。 “漫游信脚浑无定,打话高亭更此回。”第四句写客人游兴正浓,信步漫游,毫无拘束。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
释义:麦子没有收成,黍子也空了。早田因干旱而愁苦,晚田又因风灾而忧烦。今年的气候为何如此乖舛?庄稼到处遭受灾害。 注释:甲辰岁:甲辰年,即公元1096年。大饥:严重的饥荒。莆(pú)中:今福建莆田县一带。民风八首:这是一组诗的标题。莆,指福建莆田地区。风,指风俗。这组诗共八首。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刻同情,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强烈谴责。诗中描绘了一幅农田荒芜、人民贫困的画面
注释: 柬马师山:拜访马师山。柬,是问候,拜访的意思。 偪仄:狭小,局促。 庐:指简陋的居所。 近借山房一榻居:在山房中借了一床睡觉的地方。 面势:地势。 碧天万里一尘无:形容天空的广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马师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句“归来偪仄叹无庐”,诗人回到了家乡,却发现自己的居所狭窄逼仄,不禁感叹生活之不易。这里的“偪仄”一词
【注释】 1. 柬马师山:柬,通“邀”。柬马师山即邀请马师山。马师山,不详其人。 2. 云根结草庐:云根指云的根部,此处借指高远之处,意谓在云的根部筑起一个草舍。 3. 潇然便号白云居:潇然是闲适的样子,便,于是,号,自称。白云居,以“白云”为居所的名字。 4. 翠峰亭子花光合:翠峰亭子,意指青翠的山峰下有一个亭子。花光合,花光,指花的色彩;合,和谐。亭子与花色彩和谐。 5. 闹市风尘定有无
【注释】1.西渠水亭:在四川成都。2.矮作垣墙小结庐:用矮墙围住,建造了一间小屋子。3.湛西渠:指清澈的西渠水。4.花间醉唤客尝酒:在花丛中醉酒后叫来客人一起喝酒。5.竹里卧听儿读书:在竹林里躺着,听着孩子读书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农家生活场景。第一句“矮作垣墙小结庐”,用矮墙围住,建造了一间小屋子;“一泓春碧湛西渠”,清澈的西渠水,春天的绿色波光粼粼。第二句“花间醉唤客尝酒”
【题解】《梅道人墨竹卷》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此诗题咏马石渚所藏墨竹卷,是一首赞美画竹的作品。 【注释】①梅道人:梅道人,即梅尧臣,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②墨竹:指以墨色作画的竹子。③强:这里形容竹子挺拔有力的样子,也形容竹子的笔力。④矫矫:劲挺的样子,这里形容竹子的挺拔有力。⑤一气:指天地之间的元气。⑥乾坤:宇宙间,天地之间。⑦万丈长:极言竹子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