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浙
题扇面 万俟绍之 诗作鉴赏 《题扇面》是宋代诗人万俟绍之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感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心旷神怡的心境。 - 诗句释义: 1. 青嶂连天迥 - 此句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青色的山峦直冲天际,展现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 2. 丹枫向日明 - 描述枫树在阳光照射下颜色鲜红,显得格外耀眼。 3.
【解析】 1.和叶省庵太守:作者与叶省庵共同酬答。2.使君:指作者,使君为唐宋时期地方长官的尊称。3.高挹白头翁:形容使君对百岁林翁(林处士)的崇敬之情。4.莫言此老偏沾宠:不要认为百岁林翁特别受到恩宠。5.百里春风处处融:形容百岁林翁受惠于百姓的广泛而深切。“春风”比喻仁爱。6.赏析:首句写诗人与叶省庵共同酬答的场景,突出了诗人与林处士交往之亲密无间;次句以林处士自比
【注释】 深红:指菊色深红。篱畔(lípàn):篱笆边。幽香:淡淡的芬芳香气,形容菊花香味浓郁而淡雅。刚对:刚刚盛开的花朵,对着。一尊(zūn):古时的一种酒器,形如圆口瓶,有盖,底小平。 归去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篱下一株深红色的菊花
已放天风扫草庐,高虚偏称道人居。 莫言天马民贫甚,豆粥藜羹有底无。 注释:我已经把天空的大风打扫干净了草庐,高高的虚空正好适合我的道家居处。不要说天马因为贫穷而很不幸,即使喝的是豆浆和野菜汤,也还是比那些奢侈的食物要好得多。 这首诗以天马自比,表明自己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心态超然;又借天马之口讽刺了世俗的奢华
【解析】 题:写在扇子上的词句。扇面:扇子上。 濯足咏沧浪,江皋一草堂。 濯足咏沧浪,江皋一草堂。沧浪水,泛指江河。 江皋:水边。一草堂:草屋。 秋清目力远,天际客扬航。 秋清,指秋天景色明洁。目力,眼光、视力。 际:边际。 扬:扬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边景色的诗。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出诗人所居之景;末句则以“扬航”二字,收束全篇,抒发了壮阔豪迈的胸襟。此诗意境开阔,笔调雄健
【注释】 九霄墨菊:指墨菊,一种名贵的菊花。 篱落秋光千万枝:形容菊花繁多,如篱笆上的枝条一般。 尚有仙家长品在:还有仙人家的珍贵品种。 天香未许世人知:天香是比喻墨菊的香气高雅清幽,它还没有让世人知道。 【赏析】 此诗写墨菊之高洁、淡雅。 “近来好事遍搜奇”,说现在到处都有人在搜寻稀奇古怪的东西,诗人用反语手法,表明自己并不追求这些世俗之奇,而是喜欢自然之趣。 “篱落秋光千万枝”
【诗句释义】 笔峰:指山峰,这里指诗人的笔。口占:即“即席”,当场吟咏。康家:地名,此处指友人康氏之居。海胧胧:海上雾气朦胧。华:同“花”。柴门:用柴片编成的门户。山犬:山上的狗。竹园:竹林丛生的园子。影交加:人影错杂交错。 【译文1】 笔峰相送别时口占(作于分别时的即席诗) 笔锋似山峰般高耸,送你至友人康家门前,海面雾气朦胧一片华光。 回家时听那柴门里传来吠声,那是山中狗儿在欢迎归来的客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分析。“不见平生刘子洁,秋风迢递寄书来”两句的意思是:没有见到久别的朋友刘子洁,只有通过秋风吹送的书信表达思念之情;“交游寥落几人在,展读摩挲双眼开”两句的意思是:如今交游寥落,屈指可数的人还在,打开诗卷仔细阅读,双眼不禁为之一亮;“碧树羁栖深水陆,紫云梦想旧楼台”两句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刘子洁的。刘子洁是一位才子,两人曾经一起游历名山大川。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拈君玄玉磨清水,坐向松风写我诗”,意为诗人拿起一块黑色的玉,放在清水中打磨,然后坐在松树下挥毫泼墨,写下自己的诗句。这里的“玄玉”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材料或者石头,而“清水”则可能是用于研磨玉石的。诗人坐在松树下写诗,可能是因为松树的清香能够让人放松心情,有助于创作。
注释: 初度奉寄梁大参五十七载,身长六尺,岁月流逝,又到了新的开始。 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我只剩下落魄与潦倒。 在宴席上与朋友们畅饮,北堂的莱彩(菜肴)也迎来了春天般的生机。 我自嘲自己还是那么疏狂,白发却已经出现在了酒杯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首句“五十七年六尺身,摄提星纪又初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出生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十七年,身长六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