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放天风扫草庐,高虚偏称道人居。
莫言天马民贫甚,豆粥藜羹有底无。
已放天风扫草庐,高虚偏称道人居。
莫言天马民贫甚,豆粥藜羹有底无。
注释:我已经把天空的大风打扫干净了草庐,高高的虚空正好适合我的道家居处。不要说天马因为贫穷而很不幸,即使喝的是豆浆和野菜汤,也还是比那些奢侈的食物要好得多。 这首诗以天马自比,表明自己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心态超然;又借天马之口讽刺了世俗的奢华。
已放天风扫草庐,高虚偏称道人居。
莫言天马民贫甚,豆粥藜羹有底无。
已放天风扫草庐,高虚偏称道人居。
莫言天马民贫甚,豆粥藜羹有底无。
注释:我已经把天空的大风打扫干净了草庐,高高的虚空正好适合我的道家居处。不要说天马因为贫穷而很不幸,即使喝的是豆浆和野菜汤,也还是比那些奢侈的食物要好得多。 这首诗以天马自比,表明自己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心态超然;又借天马之口讽刺了世俗的奢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南宋时期的作品。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下是逐句解释: ``` 与方山黄公 ``` 译文: 与方山黄公相见,谈论世事。 赏析: 此句表达了作者与方山黄公的见面情景,可能是在一次社交场合或文人雅集上的交流。 ``` 上有高天下有地,前者古人后万世 ``` 译文: 上有高山之志,下有土地之实,前人已为世人树立榜样,后人将继承这些遗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题两山手卷 壶公卓落三千丈,谷城嵯峨屹相向。 山前沧海尽桑田,一望平川豁如掌。 道人结屋两山中,日日还登两山上。 一茎苍玉过眉长,小制山巾玄鹤氅。 放歌倦憩古松阴,洗药近闻百泉响。 有时兰水弄扁舟,落日孤蒲横两桨。 人生淡荡自可怜,富贵倘来安所强。 世间衢路转嵚崎,物外乾坤自弘敞。 昨来寄我新诗篇,句带烟霞色苍莽。
【注释】 武昌:今湖北鄂州,古称武昌。景范亭在鄂州城南。大荒:指旷野。朝霏夕霭:早晨的云雾和傍晚的云气。苍苍:青色。 【译文】 武昌的群山消失在何处?江海茫茫,烟雾弥漫。 景范高亭依凭大荒原,早晨的雾霭晚上的云气,笼罩着青色的天空。 高高的景范亭中,思绪古来已很久,那亭中的人们应该已经满头白发。 结交了海内所有的豪杰英豪,慷慨激昂从未接过酒杯饮酒。 石溪是张子吾的故人,昨日从楚州江滨回来。
诗句注释: 1. 与笔峰赠别:我送你离开。 2. 昨日迎君南山南,今日送君北山北。:昨天你到南山,今天你要去北山。 3. 五日十日留使车:五天十车让你留下。 4. 千山万山动行色:千里万里的山峦都在为你的行动而改变颜色。 5. 二十峨冠登汉朝:你二十岁时戴着高冠(官帽)登上了汉朝朝廷。 6. 三十金带光横腰:你三十岁的时候腰间佩着黄金的腰带。 7. 四十煌煌将使节:你四十岁时,威仪辉煌
尤川古邑佳山水,双峰耸立清流澈。 地远民风淳朴闲适,渔钓隐逸多君子。 薄游已作二十年期,只今魂梦长依依。 扁舟欲往关山阻,一雁不来音信稀。 极目溪云拥溪树,君游此地曾游否? 漫题短句送君行,直把愁心向君去。 地主竹坡好弟兄,论交结识有旧情。 班荆坐爱苍苔暖,携手时闻寒玉鸣。 一从放逐更多病,寂寞郊扉掩芳径。 摧落平生四海心,真如絷骥气空横。 君到尤中见故人,为余传语寄情亲。 木兰烟水壶公月
【注释】 方山:即指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方山黄公:指陶渊明的好友,也是他的朋友和老师,名不详,号方山居士。重君意气心相知:意思是看重你志向和气节而相互了解。甘棠春雨:比喻恩惠像甘棠树一样生长在春天的雨中,用来比喻君主给予的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方山黄公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羡君忠信心不欺”,表达了作者对黄公的羡慕之情,因为他忠诚不渝
【注释】 长安:古都。高黄:指高官显贵。圣主:皇帝。金门客:指金门学士,即在朝廷中任职的文人。小臣:自谦之词。良臣:贤良的大臣。曲学:不合时宜的学问。曾:通“承”。 期:希望。死弃:死后抛弃。分宜:地名,这里借指邵仲德的家乡。生还:活着回来。苍威:皇恩浩荡。菑畬:山泽。妻儿耕:隐居山林,耕种自给。壮心:雄心壮志。丹枫:红叶。青草:指草木。 南去:指到南方去。缘何:为什么。万壑:指无数山涧。东溟
古松 谁将茧素刚一尺,写出寒松千丈直。 高枝多半入白云,眼前夭矫苍虬立。 鳞甲振奋掌爪撑,左拿右攫令人惊。 划然霹雳欲飞去,动地波涛风雨声。 注释: 1. 茧素:蚕丝,这里用来比喻树木的枝条。刚一尺:刚刚弯曲成一尺的样子。 2. 寒松千丈直:形容古松的树干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3. 高枝多半入白云:形容古松的枝条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相连。 4. 眼前夭矫苍虬(qiú)
注释: 君往湖南访旧游,沧波放棹洞庭秋。 你前往湖南去拜访老朋友,乘着船在洞庭湖上泛舟赏景。 楣间琬琰庶无恙,从君一上岳阳楼。 门楣之间珍藏的玉器大概还完好无损,我随着你一起登上岳阳楼。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句“君往湖南访旧游”,点明了诗人和友人即将分离,诗人将前往湖南拜访老朋友;次句“沧波放棹洞庭秋”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洞庭湖上泛舟的情景
岁暮山中的即景诗 其三此树也容易种植,但瘦瘠的地面难以使它春天开花。 铁骨抱奇石,隔年掩没在荒草里。 群鸟噪叫寒枝上,憔悴依附霜竹。 栽培它不遗余力,它却属于他时。 甘愿与树木石头相伴居,谁不是草莽之臣呢? 注释: 1.岁暮山中即事 其三:指作者在岁暮之时所作之诗。 2.亦:也。 3.易种:容易栽种。 4.瘦地:瘦土。 5.为春:成花。 6.抱奇石:抱住奇形怪状的石头。 7.翳:遮蔽。 8
【注释】 1. 柬马师山:柬,通“邀”。柬马师山即邀请马师山。马师山,不详其人。 2. 云根结草庐:云根指云的根部,此处借指高远之处,意谓在云的根部筑起一个草舍。 3. 潇然便号白云居:潇然是闲适的样子,便,于是,号,自称。白云居,以“白云”为居所的名字。 4. 翠峰亭子花光合:翠峰亭子,意指青翠的山峰下有一个亭子。花光合,花光,指花的色彩;合,和谐。亭子与花色彩和谐。 5. 闹市风尘定有无
注释: 柬马师山:拜访马师山。柬,是问候,拜访的意思。 偪仄:狭小,局促。 庐:指简陋的居所。 近借山房一榻居:在山房中借了一床睡觉的地方。 面势:地势。 碧天万里一尘无:形容天空的广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马师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句“归来偪仄叹无庐”,诗人回到了家乡,却发现自己的居所狭窄逼仄,不禁感叹生活之不易。这里的“偪仄”一词
【诗句释义】 笔峰:指山峰,这里指诗人的笔。口占:即“即席”,当场吟咏。康家:地名,此处指友人康氏之居。海胧胧:海上雾气朦胧。华:同“花”。柴门:用柴片编成的门户。山犬:山上的狗。竹园:竹林丛生的园子。影交加:人影错杂交错。 【译文1】 笔峰相送别时口占(作于分别时的即席诗) 笔锋似山峰般高耸,送你至友人康家门前,海面雾气朦胧一片华光。 回家时听那柴门里传来吠声,那是山中狗儿在欢迎归来的客人。
【注释】西渠:水名,发源于今陕西省凤翔县。 高柳阴浓半掩扉,平田水满鹭交飞。 【赏析】首联写景。“高柳”指柳树,“阴浓”指树荫浓密;“半掩扉”,“半”是动词,指一半露出来;“门”即门扉。这句写柳树的枝叶茂盛,遮得亭子半边窗户都看不见了。“平田水满”,说明水涨得很快,田里的庄稼都淹没了,一片汪洋大泽。“鹭交飞”,即成群的白鹭在江面低飞。这里写的是一幅江南水乡的春光明媚之图。 小江风物堪图画
【注释】1.西渠水亭:在四川成都。2.矮作垣墙小结庐:用矮墙围住,建造了一间小屋子。3.湛西渠:指清澈的西渠水。4.花间醉唤客尝酒:在花丛中醉酒后叫来客人一起喝酒。5.竹里卧听儿读书:在竹林里躺着,听着孩子读书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农家生活场景。第一句“矮作垣墙小结庐”,用矮墙围住,建造了一间小屋子;“一泓春碧湛西渠”,清澈的西渠水,春天的绿色波光粼粼。第二句“花间醉唤客尝酒”
【赏析】 此为题西渠水亭之作。 “月上潮生风自来,主人爱客清尊开。”首句写景,月上潮生,天光水色融为一体,风从天上来,吹得亭中人如醉如痴。第二句点明题旨。“主人爱客”四字,道出了主人殷勤好客的情态。第三句写主人如何款待客人。“清尊”,即酒器,指酒杯。主人斟满酒,客人自然要喝,故说“主人爱客”。 “漫游信脚浑无定,打话高亭更此回。”第四句写客人游兴正浓,信步漫游,毫无拘束。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