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香吐长安陌,君乘高黄我马白。
得路俱承圣主恩,弹冠共作金门客。
小臣感激期致身,愿为良臣为忠臣。
策名自庆逢明世,曲学曾应笑古人。
迂阔肝肠伤琐细,梦寐晤言无次第。
死弃真甘鄙分宜,生还仰荷皇威霁。
一坠九天失世荣,菑畬自称妻儿耕。
壮心已逐丹枫落,白发几看青草生。
君今南去缘何罪,万里挥戈戍边海。
直随万壑赴东溟,汤汤曾见沧波改。
日黑柴门未止关,邂逅青山黄石间。
昔人漫道从军乐,客子休嗟行路难。
越溪闽峤异关塞,瘴岭岚烟须自爱。
更闻执手慷慨歌,丈夫命存百无害。
【注释】
长安:古都。高黄:指高官显贵。圣主:皇帝。金门客:指金门学士,即在朝廷中任职的文人。小臣:自谦之词。良臣:贤良的大臣。曲学:不合时宜的学问。曾:通“承”。
期:希望。死弃:死后抛弃。分宜:地名,这里借指邵仲德的家乡。生还:活着回来。苍威:皇恩浩荡。菑畬:山泽。妻儿耕:隐居山林,耕种自给。壮心:雄心壮志。丹枫:红叶。青草:指草木。
南去:指到南方去。缘何:为什么。万壑:指无数山涧。东溟:东海。沧波:沧海。柴门:简陋的门户。邂逅:巧遇。青山黄石间:指隐士居所。
从军乐:随军出征的快乐。客子休嗟行路难:你也不必为旅途艰难而发愁。越溪:指浙江。闽峤:指福建的山脉。瘴岭:指海南岛的山区。岚烟:云雾。执手慷慨歌:握手慷慨悲歌。丈夫命存百无害:只要有大丈夫的勇气,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赏析】
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正月,当时作者正任翰林学士,与友人送别邵仲德。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和殷切期望,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描绘出一幅春日长安街景,春风拂面,花香袭人,人们骑着马,穿着华丽的衣服,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然而,诗人却感叹道:“君乘高黄我马白。”这里的“高黄”指的是高位,而“马白”则是指低贱的马匹。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期望。
颔联写两人得路后的共同境遇。诗人和友人都在圣明的君主之下得到了重用。他们都是高官显贵,都是金门学士。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弹冠”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弹冠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当官员升职或离任时,都要将帽子里的尘埃弹掉,以示庆祝或告别。诗人在这里用“弹冠”来形容自己在官场中的得意和荣耀。
颈联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诗人告诉朋友,他希望能成为一个好的臣子和忠臣,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诗人也表示自己愿意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信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也祝愿朋友能够在仕途上取得成功,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上并没有写送别的场景,而是通过送别这一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思。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展现了诗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