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升
【注释】 武陵源:即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江县西南。东园:晋代陶渊明曾隐居于庐山东林寺,世称东林先生。津:渡口。 【赏析】 《四美堂》诗是诗人对陈弘道的赠诗。陈弘道是唐代著名隐士。“四美”即“花、酒、琴、棋”,这是当时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这首诗就是以赞美隐者高超的艺术修养为主旨。 首两句写桃花源里的景色。“春”字点明时间,渲染出一种明媚的春光。桃花源里,春意盎然,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注释】 星士:道士。汪晓窗:即汪元量。《宋史》作“汪元鼎”。 五、三命元非古,后世推详便尔灵 五运六气(古代一种医学理论)与五星(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现象)有关,古人认为五运六气是天命的安排,不是古人所能知道的;但后世的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它确实神奇,因此把它当作了神妙的东西来信仰。 若舍根源求克应 如果抛弃根本的道理而寻求克应之术,就会导致错误的迷信。 晓窗谈说自堪听
【注释】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四美堂:为陈宏道的“四美堂”写的一组诗。陈弘道字秀隐,号云壑,晚唐人。 楼外周环列秀峰:四美堂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山峦。 先生爱此意无穷:您喜爱这个地方情思无限。 不放水纹浮枕簟:水波不扰,使卧席清凉。 但教栏槛倚晴空:只愿栏杆依偎着晴朗的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对陈弘道的“四美堂”极为欣赏,并写了一组诗来赞美它。第一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送回岭汪士林之杭 - 注释: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指送别,“回岭汪士林之杭”指的是把岭汪士林送到杭州。 2. 武林物色入诗香,把袂安能□四方 - 译文: 武林的美景吸引了诗人的目光,挥挥手告别了四方的朋友。 - 关键词: 武林、把袂(挥手)、四方 - 赏析: 描述了离别时的情景,通过描绘武林的自然美景和挥别朋友的动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离别的哀愁。 3.
注释: 月挂在棠花枝头,不仅照亮了花朵,还使得它看起来更加娇艳。这种景象让陈弘道感到嫉妒,他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折磨我,让我看起来憔悴不堪。 虽然主公有长生不老的药,但他却不愿意为我使用,反而让我独自面对衰老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弘道对诗者的嫉妒和不满,以及诗者对这种嫉妒的回应和反抗,表现了诗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同时,通过对月挂棠花的意象,也表达了诗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注释: 1. 二月时光春事浓,海棠花发透脂红。 解释:春天的二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意盎然,海棠花开得正盛,花瓣呈现出深红色。 2. 若还真有仙风味,那得中间一径通。 解释:如果这海棠花真的具有神仙般的味道,那么它必定有一条小道直通其间,让人能够一探究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海棠花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诗是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景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来勉励金汝霖在浙江任职时,要努力做到“喜有名孙入品流”,即要有高尚的品德。接着以写景的方式,描绘金汝霖到任后,在浙东地区所取得的成绩。最后写景辉希望金汝霖在浙江任职期间,能继续弘扬光大景辉的精神。全诗意蕴深刻,耐人寻味。 【答案】 ①景辉:指作者自己。老子挺修:形容景辉为人正直、刚强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金彦中的送行词。诗中描述了金彦中即将去浙行省担任告承袭的职位,表达了对他的祝愿和鼓励。 首句“锦帆兰桨去如飞”,描绘了一幅船只扬帆、快速前进的景象,象征着金彦中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第二句“看尽江花到省薇”,意味着金彦中将在省城看到各种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暗示着他将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三句“抽矢广庭杨叶小,谈兵上幕杞材希”,借用《庄子》中的典故
注释:有人留下诗题在四美堂,随意涂抹,妄加评说。原来只是四季的美好,雪、月、风、花相互衬托,共同发扬光大。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陈弘道为四美堂所作的诗作。四美堂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也是他们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地方。诗人在此处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四美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以“有客留题四美堂”开首,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们在此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才华横溢和风采翩翩。接着
【注释】 “四美堂”:指书房。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作者与陈弘道是好友,陈弘道有《十香词》,此诗为和其所作。 “满架”两句:书架上堆满了书,香气扑鼻,令人陶醉,使人贪恋忘返。 “暮归”两句:傍晚回家时,被娇美的佳人追问,不知是从哪儿引来了这阵阵幽雅的清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书喻己,以“四美堂”中藏书之丰盈、香气之馨馥,来比喻自己才华出众,学识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