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谏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主题的把握。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内容;其次,要注意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再次,要抓住诗歌的主旨。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语言的驾驭水平。解答时,需要对诗歌进行逐句翻译,同时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最后根据诗歌的主题进行赏析。 第一二句
何地是蓬莱,云烟万里开。 山花敷绿草,竹影扫苍苔。 鸥鸟随风去,兰桡逐浪回。 隔江新酒熟,谁与一衔杯。 注释 1. 何地是蓬莱:蓬莱是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处用来形容山居之胜景。 2. 云烟万里开: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景色开阔的景象。 3. 山花敷绿草:指山中的花草繁茂。 4. 竹影扫苍苔:竹林的影子在绿色草地上投下,显得清新而幽静。 5. 鸥鸟随风去:海鸥随着风向飞翔。 6. 兰桡逐浪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忆灵岩 - 怀念灵岩这个地方。灵岩,可能是指一个山名或者地名,但具体指代不详。 曾到灵岩寺 - 曾经去过灵岩寺。灵岩寺,是一座有名的佛教寺庙,位于现在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境内的灵岩山。 斜阳带晚鸦 - 夕阳西下的时候,天空中飞来了几只乌鸦。这句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乌鸦归巢的景象。 山童扫僧舍 - 山中的小童正在打扫僧舍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梁州令 · 谢公岭 着屐登山客,历尽云霞天壁。 屐痕犹在白云中,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 注释:着鞋登山的游客,经过云霞缭绕的山崖。 足迹还留在那洁白的云雾之中,山峰环绕,道路曲折。 历经千年仍没有人了解。 春来秋去成尘迹,一代风流歇。 春天到来秋天过去,一切都化为尘土。 一代风流人物消逝了。 斜阳影落溪外,长松几树连天碧。 夕阳西下的影子落在山外的溪水里
昆冈原在盘城东,璠玙吐彩如长虹。 卞和巳化泉下土,纷纷肉眼空相逢。 冈头有地堪种竹,冈下有地堪种粟。 隐君自足了平生,海门月出来书屋
罗浮山下春泥滑,白鹿城边江水阔。 凫鹥鸂鶒乱晴波,极浦潮声来聒聒。 幽人把钓竿,编竹为长筏。 鲤鱼尺半强,浪逐桃花发。 鼓枻歌沧浪,江空挂明月。 月色乱杨花,悠悠作飞雪
点白先生归去来,海邦山色空崔嵬。 旧时桃李满城郭,纷纷还向春风开。 先生门栽五株柳,头戴葛巾手持酒。 仰观宇宙薄浮云,富贵于吾复何有。 杨子长江绕书屋,一点金山隔修竹。 鲈鱼作脍白似银,莴笋堆盘烂于玉。 先生此乐当何如,屈指万古惟陶朱。 我有扁舟欲相访,白蘋秋水连三吴
何处飞来减春色,一叶芭蕉转深碧。 薰风窗下似酒浓,玉颜一醉娇无力。 芭蕉正好窗下看,翠眉掩映凭栏干。 莫遣西风剪梧叶,满庭白露生清寒。 君不见玉环旧日看牡丹,玻瓈进酒君王欢。 马嵬山前堕青草,香囊不返蓬莱魂。 至今野烧连高原,图画芭蕉何足言
千峰道人画墨竹,潇湘虚映君山绿。 孤舟半夜锦瑟鸣,彩云欲断湘妃哭。 竹枝袅袅青接天,湘南湘北皆春烟。 昔年我作上游客,吹箫月下开楼船。 归来不觉成白首,旧日竹枝还在否。 兰香两岸鹧鸪啼,亦有游人来载酒。 千峰叟,不独会,题诗亦擅丹青手。 雁宕山头千万竿,请君写意凭高阜,貌我同为岁寒友
三弦本是边城乐,谁与流传到南越。 清歌妙手坐绳床,午夜高楼对明月。 初闻环佩鸣,仙子空中行。 彩云吹未散,罗袜香尘生。 忽如猛将驰甲兵,万骑铁马相纵横。 搴旗直出玉关道,瞋目咤叱龙沙亭。 悲来转作戍妇愁,关山月照塞草秋。 雁度潇湘惜孤影,猿啼三峡澄江流。 划然一声震高木,子规啼裂山头竹。 银河倒翻柝木津,天孙似向楼边哭。 山中秋气如水凉,非此何由慰幽独。 君能洗我冰炭肠,邀君且就楼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