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国玑
【注释】 送田太室之江西:送别田太室,到江西一带。梁苑:即梁园,东汉时名士董仲舒曾在此讲学著书,后人因称此地为梁园。卜期:占卜时间。匡山:指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联写水陆交通,一气呵成;颔联写江天景色,意境清丽;颈联写江山之美,气势恢宏;末联写别离之情,沉郁苍凉。全诗写得情意缠绵,凄楚动人。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田太室去江西的
【注释】 春日北上诸生饯于大梁门:春天到来,诗人向北上京赶考的同僚们送别。饯(jiàn),送别; 朔云边雪满燕关:北风刮起,大雪覆盖了边境关塞。 明日驱车渡远山:明天早晨,我驾车越过远处的高山。 花馆不辞春酒醉:在花木繁盛的酒楼中,不推辞地喝下春酿的美酒而醉倒。 旅庭谁问暮烟寒:旅途中的庭院里,谁能询问傍晚时烟雾寒冷? 百年际会青霄上:一百年间,我们有机会飞升到高高的青云之上。 一日开陈紫禁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中“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作答。 (1) 落月不到地,高堂风露凉。共因重九逼,先泛菊花觞。银烛题诗换,罗衣客醉香。更深不归去,故绕竹篱傍。 译文: 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地面上,我不禁感到有点凉意。因为今天是重阳节,大家聚在一起饮酒赏菊。我们点燃了蜡烛,互相交换着彼此的诗句。酒过三巡,我喝得有些醉了
【注释】 登芦冈楼:登上芦冈上的楼台。 偶到:偶然来到。 淹留:停留不归。 绿槐:绿树成荫的槐树。 细雨入帘飞:细雨打湿了窗帘,飘洒在身上。 黄鸟初啼日:黄鹂鸟初次啼叫时,太阳已经落山。 残春:春天的最后时光。 湖海:泛指广阔的水域。 兴:兴致。 见君稀:见到你很少。 【赏析】 这是描写雨后登临芦冈楼所见所感的诗作。 首联“偶到芦冈上,淹留未肯归”,写诗人偶然来到这里,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塔院谈经处,吾来风雨时。” - 注释:描述访问高子读书的地方的场景。 - 译文:“在寺塔的庭院中,我们讨论佛经的地方,我来这里的时候,正是风雨交加的日子。” 2. “秋深林叶散,云度磬声迟。” - 注释:描绘秋日森林的景象和寺庙中的情景。 - 译文:“秋天来临,树木的叶子渐渐飘落,天空中的云彩经过寺院时,声音变得缓慢。” 3. “莫拟登楼赋,应歌伐木诗。” - 注释
【注释】九月:指初秋时节。旬:十天为一旬,即一个月的意思。吴:古国名。这里指送别的朋友。违令节:不遵守命令,违反节令。上:登上。旅中台:诗人的住处。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词,写诗人在送别友人回乡时的心情。诗的前四句,从时间(九月十日)和地点(东吴)两个方面落笔,写出了朋友要离开的时间和地点,点明离别的原因——违令节。后四句,则通过描写水国萧瑟、川河鸿雁等景物来烘托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伤感情绪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苏武、李广的事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边关将士的怀念。 第一句“苏武天山下”中,“天山”指的是西汉时北方边境的一座大山,位于今新疆境内。“苏武”指汉代名将苏武。《汉书•苏武传》载:汉武帝时,使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单于逼他投降,不从,乃幽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后来,汉朝使者来,方才得以释放。第二年春天,单于欲招降他,乃置武于北海上,绝其饮食。数日
注释: 1. 宝地千年会,金尊二月花。 - 宝地:指寺庙或圣地。 - 千年会:指与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相遇或聚会。 - 金尊:指珍贵的酒器。 - 二月花:春天的花。 2. 但期游白日,忽已暮烟霞。 - 但期游白日:希望在白天游玩。 - 忽已暮烟霞:突然天色变暗,好像烟雾和霞光一般。 3. 塔迥星河倒,坛虚水月赊。 - 塔迥星河倒:形容塔高耸入云,好像星河从塔顶倒流下来一样。 - 坛虚水月赊
【注释】 丹青:指绘画。帆樯:船帆和桅杆。楚泽:即江泽,泛指江河湖泊。吴山:即钟山,在今南京西南,为江南著名风景区。放舸:放船。奇绝:奇妙绝伦。览兹游:观赏此游。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写江南风景。首句“谁扫丹青笔”,是说谁用丹青之笔把江山景色点染出来,使人一目了然。次句“因开江上楼”,是说有高楼临江而建,诗人登楼眺望,凭栏远眺。三四句写景:“帆樯背日集”,“帆樯”即船帆和桅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抓住重点语句来分析理解。 “宵凉爱枕簟”中的“宵凉”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也是他此时所处环境的特点;“爱枕簟”,说明他喜欢这种清静的环境;“启户月临床”,写诗人推开窗户,看到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天空中,这是对环境的描写。 “遥见星河度,微闻露树香”两句是说看到银河在天空中流淌,闻到了树梢上的露水散发出来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