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清题干,然后依据要求作答,注意答案的表述要简洁明了。 “一封书寄到崖州,见说乘桴到此游”,第一句诗中“崖州”是古代海南岛的行政地名,这里用“崖州”代替了海南岛,写出了诗人当时身处海南岛的情景;“见说乘桴到此游”一句中“见说”是“听说”的意思,“乘桴”指乘船,写出了诗人听到的消息,即有人从这里乘船来到崖州
【注释】 罗绮:华美的丝织品,借指美女; 香风:微风;水面回:水面波光粼粼。 翠云:指山上的青竹,翠色如黛。 直得吴山立马来:直得,值得;吴山,苏州的名胜;立马来,骑马而来。 【赏析】 此诗为杭州西湖美景所激发,赞美西湖之美,抒发了游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罗绮香风”,点明地点和时间,罗绮,指华丽的丝织品,借指美女。香风,微风。这句诗描绘出湖面上飘来的阵阵清香,以及随风轻拂的丝丝罗绮。
【注释】 祝寿: 祝福长寿。宝箓:指帝王的册书,这里用作祝寿之辞。 新班:新任的官位。最上仙:最高的仙官。 合丹:炼制仙丹。青莲: 指《太平经》中所说的“太一神”。 寻常甲子:平常的日子。又一年:《诗经·小雅·采薇》:“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我心匪石匪席,言我心不移也。”后因以“我心匪石匪席”为坚贞自守之典。 【译文】 新任的官位是最上的
《琼州寄答何不偕》的原文如下: 两逢春信滞蛮乡,一曲停云入梦长。 除却思君无个事,桄榔阴下校医方。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翻译: 在琼州的我,春天的信息被滞留在蛮乡。一首乐曲萦绕在我的梦境中久久不散。除了思念你,我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在桄榔树阴下,我正在校阅医药方子。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南岛生活的艰辛和孤独,以及他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两逢春信”开头
【注释】 季札庙: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季札的庙宇。季札为吴王寿梦之子,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号季札。三让:指鲁文公时,季札受鲁文公之命出使中原,途中经过徐国,徐君主动向他敬酒,季札以礼相还,表示自己不敢接受徐君的美酒。三让,比喻谦虚有礼。俎豆:古代祭祀时的祭器,泛指祭祀。金阊:古县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祖风:即“先祖之风”,指吴地的传统习俗。光冢:即“虎丘山”的光福寺塔,相传为吴王阖闾所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内容,然后逐句分析,结合题目要求,注意答题模式:首先指出该联运用了何种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含义,最后赏析其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的回答要立足诗歌主旨,抓住关键词分析即可。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首句写女子出嫁,丈夫不在家;次句写女子思念夫婿,想和他相会于长堤上浣纱
【注释】 谒:参观。武穆:指岳飞,抗金名将,曾于1140年被害。 芊芊:茂盛的样子。 亭亭:挺拔。 参(cān)天:高过云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岳飞墓时所写,诗中描绘了岳飞墓的景色和气氛。 前两句“春深湖畔草芊芊,牧马成群踏墓田”,写的是春天湖边草木茂密、一片葱茏的景象。诗人来到岳飞墓前,看到一群牧马的人正在墓地上放牧,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这里既写出了墓地的宁静与肃穆
这首诗是作者在琼州寄给好友张何不偕的。 第一句“广文海外半同乡”,指的是作者与张君都是广文(即广府,今广东省广州市)人,他们虽然身在异地,但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一起生活,所以可以说是半个老乡。 第二句“苜蓿经春得饱尝”,描绘了春天时在海南岛吃到新鲜的苜蓿菜的情景,苜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的味道鲜美,吃起来让人感到十分的满足。 第三句“君亦惠城曾饱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下面是对这首名为《无题》的古诗逐句的解释: 1. 黄陵庙口月明时:描绘了黄陵庙口在月光明亮之时的情景。这里的“黄陵庙口”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或文化意义的地点,而“月明时”则营造了一个宁静、明亮的夜晚氛围。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情感。 2. 湘北湘南唱竹枝:提到了在湘北湘南地区,人们正在唱着竹枝歌。竹枝歌是湖南一带特有的一种民歌形式,它通常以简洁明快的歌词和欢快的节奏
注释:清明时节,棠梨雨停,我来到武穆墓前。折了江蓠草,用来祭奠岳武穆的墓地。料想武穆在九泉之下一定重有遗恨,他的六陵弓剑仍在冬青树下。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游览岳飞墓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国事的忧虑之情。首句“棠梨雨歇过清明”,以清明时节的棠梨雨来烘托气氛,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清明节的氛围。第二句“折取江蓠荐岳茔”,诗人亲手采摘江蓠草,用以祭祀先贤岳飞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