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良
【诗句解释】 杨柳垂烟古渡头,斜阳两岸唤归舟。 帆侵树杪喧栖鸟,橹拽沙边起睡鸥。 云影疑从天上过,波光如在镜中游。 棹歌唱澈樵歌罢,忽见前川月色浮。 注释: - 杨柳垂烟:形容柳树的枝条垂下来像烟雾一样。 - 晚渡:傍晚时的渡口,泛指水边的渡口。 - 帆侵树杪(miǎo):帆遮蔽了树梢。 - 嘶栖鸟:鸣叫的鸟儿,这里指停息栖息在树上的鸟。 - 橹拽沙边:船桨划动,使水边沙子被带动。 -
南山钓台 谁作渔台枕碧湾,却疑神斧凿南山。 一竿风月无边趣,万顷烟波岂等闲。 不管周车来吕渭,祇妨汉使到严滩。 江湖我亦归休者,春鲤秋鲈伴醉颜。 注释与赏析: 南山钓台 谁作渔台枕碧湾?谁在这里建起了一个渔家的小台子? 却疑神斧凿南山。却怀疑这座小台是不是有神仙用神斧凿成的? 一竿风月无边趣,一杆长竹随风摇曳,无边的风景尽在眼前。 万顷烟波岂等闲?广阔的江面波光粼粼,怎能轻易地度过?
白水丹丘 欲觅仙踪何处所,碧流山外有灵修。 注释:想要寻找仙人的踪迹,应该去什么地方呢?在碧流山的外面,有一位仙人居住在那里。 共听鸣涧惊风落,谁向悬梁步月游。 注释:一同聆听着山谷中的风声和溪水的声音,被风吹落的树叶发出的响声。谁曾到过那高悬的桥梁之上,仰望星空,漫步月夜之中呢? 炼石已无前日灶,烧丹尚有昔时丘。 注释:曾经用来炼制仙药的炼石炉已经不存在了,烧炼神仙丹药的火坑也已经不再存在
欲觅仙踪何处所,碧流山外有灵修。 共听鸣涧惊风落,谁向悬梁步月游。 炼石已无前日灶,烧丹尚有昔时丘。 空馀芳草年年绿,未信长生在此求
杨柳垂烟古渡头,斜阳两岸唤归舟。 帆侵树杪喧栖鸟,橹拽沙边起睡鸥。 云影疑从天上过,波光如在镜中游。 棹歌唱澈樵歌罢,忽见前川月色浮
林以良,明代著名画家,字以善,出生于中国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他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和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绘画成就:林以良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主要取材于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景物,如苍鹰、芦雁、寒鸦等。其笔法简练而准确,写意而形具,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约有100多幅,大多数是水墨写意画,这些作品载入清《石渠宝笈》
林以良,明代著名画家,字以善,出生于中国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他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和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绘画成就:林以良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主要取材于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景物,如苍鹰、芦雁、寒鸦等。其笔法简练而准确,写意而形具,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约有100多幅,大多数是水墨写意画,这些作品载入清《石渠宝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