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垂烟古渡头,斜阳两岸唤归舟。
帆侵树杪喧栖鸟,橹拽沙边起睡鸥。
云影疑从天上过,波光如在镜中游。
棹歌唱澈樵歌罢,忽见前川月色浮。

【诗句解释】

杨柳垂烟古渡头,斜阳两岸唤归舟。

帆侵树杪喧栖鸟,橹拽沙边起睡鸥。

云影疑从天上过,波光如在镜中游。

棹歌唱澈樵歌罢,忽见前川月色浮。

注释:

  • 杨柳垂烟:形容柳树的枝条垂下来像烟雾一样。
  • 晚渡:傍晚时的渡口,泛指水边的渡口。
  • 帆侵树杪(miǎo):帆遮蔽了树梢。
  • 嘶栖鸟:鸣叫的鸟儿,这里指停息栖息在树上的鸟。
  • 橹拽沙边:船桨划动,使水边沙子被带动。
  • 云影疑从天上过:比喻云彩的影子好像从天上飞过一样。
  • 棹歌声澈:棹歌,船上摇桨发出的声音,清澈悦耳。
  • 樵歌罢:樵夫的歌结束了。樵歌,打柴人唱歌的声音。
  • 忽见前川月色浮:忽然看见前面的河面上月亮的倒影。前川,指的是前面宽阔的河流。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水乡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全诗以“杨柳垂烟古渡头”开篇,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悠远的基调。随后,诗人通过对夕阳、渔船、鸟儿、鸥鹭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和深度。尤其是“云影疑从天上过,波光如在镜中游”,这两句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忽见前川月色浮”则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让人不禁想象那迷人的景色。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帆侵树杪喧栖鸟”,“橹拽沙边起睡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等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诗人还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如“棹歌声澈樵歌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