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注释】 野服逢山客:穿着野服遇到山中人。 苏门风外啸:指王维《送别》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苏门即指阳关,暗喻山中人。 盘谷醉中行: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里的盘谷是指隐居之地。 候馆迷征雁:指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孤城寒角声满天”里的“孤城”,这里代指山中人的居所。 春城过晓莺:指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里的春城,指杭州。
【注释】 1. 逸人:隐居山林的人。 2. 别墅:在城郊或乡野的房屋,可以随意游玩休息的地方。 3. 投闲寻隐沦:寻求隐居之地。 4. 酌君樽中醪(láo):用您酒壶中的美酒来款待我。醪指米酒。 5. 笑我衣上尘:以衣服上的尘土为笑柄。 6. 石竹拂瑶席:石竹花轻轻拂过华丽的坐席。 7. 野荷清角巾:野荷清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8. 双松驻白日:双树如同两位老者,静静地守护着天空。 9.
梦秋 狐狸泣海月,檐隙分斜光。 阴风飒然来,万籁秋茫茫。 寒声吊落叶,远思悲雁行。 寂历梦中语,心魂乱飞扬。 云根秋水净,石上秋草长。 逡巡破阴翳,白日升扶桑。 【注释】 梦秋:即“秋之梦”,指秋天的梦境。 狐狸泣海月:以狐狸自比,表达对孤独的哀愁。 檐隙分斜光:形容光线透过檐角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影子。 阴风飒然来:描述秋风的呼啸声。 万籁秋茫茫:形容秋天的宁静和辽阔。
晓发石竹山卧龙潭 清晨,我离开石竹山的卧龙潭。 飞轩窅洞碧,溪口寒流深。 溪南一峰峻,众壑波上阴。 杉松乱天影,水月乃余心。 诗句释义:清晨时分我离开了卧龙潭,飞奔而去。山路幽深,仿佛走进了一个深深的山洞,四周一片清幽。溪流在山间穿行,水流湍急,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深不见底。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群山环抱,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山的影子;杉树和松树交错在一起,仿佛是天空中的云彩,它们与水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玉沟澄晚色,金屋闭秋尘。 - 译文:清澈的水流映照着傍晚的光辉,金碧辉煌的宫殿关闭着秋天的尘埃。(暗示了宫中的奢华和清冷) - 注释:玉沟指代皇宫中的水道,象征宫廷生活;澄晚色表示夕阳下的水面显得格外明亮。金屋则暗喻豪华而封闭的宫廷生活,秋季的尘土可能指的是皇家生活中的肃穆或清冷。 2. 鸳被辞君宠,蛾眉妒妾身。 - 译文:华丽的鸳鸯被褥告别君王的宠爱
晚次流沙河 湖水口边苍凉的寒山,芳草依然没有停止生长。 扁舟顺流远行去寻访,旷然直上云天宫阙中。 北风吹拂芦苇发出声响,白日高照水面波光荡漾。 此时鸿雁飞来,停歇在蛟龙洞窟里。 于是唱出沧浪清歌,洗涤玄鬓发丝。 天气与天地之气相交融,萝雨滋润着人骨精魂。 石上弹奏起玉琴,清脆的音响在林樾间飘荡。 到家后兴致未尽,梦绕松树月影旁
露侵红粉镜台斑,“红粉”指女子的脂粉,“镜台斑”形容镜子被露水打湿后出现的斑点。眉黛含愁蹙远山,“眉黛”指的是女子画在眉毛上的黛色,“含愁”表示眉间流露出深深的忧愁,“蹙远山”形容眉头紧锁,像远处的山峰那样。 长在深闺那识路,“深闺”指的是女子居住的内室,“识路”表示懂得外出的道路或方法。秋来梦绕穆陵关,“穆陵关”是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梦绕”意味着常常在梦中回到这个地方。
湘裙剪就茜裙新,愁里风光病里身。 强整钗符随女伴,隔帘教唤卖花人。 注释翻译: 湘裙和茜裙都是用鲜艳的布料裁剪而成,新的裙子让人赏心悦目。 在忧愁中度过,看着窗外的风景,感受着身体的痛苦。 我勉强整理好头发,跟随女伴们一起走动。 隔着帘子叫卖花人过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忆江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原文为:期宗人林大游华藏海,巾舄行歌接梵筵,偶来松下草芊芊。也知只在秋云里,潭水溪花到处禅。 译文:邀请宗人林大去华藏海边游玩,他戴着头巾拿着鞋子边走边唱歌,仿佛来到了一个佛家的宴会上。偶尔来到松下时看到一片茂盛的草地,他知道那里是佛家修行的地方。秋天的白云中他感受到了禅意,无论在清澈的潭水还是遍布鲜花的地方他都找到了禅宗的感觉。 注释: 1. 期宗人林大游华藏海
晦日稍次山谷 在阴天的早晨,稍稍停歇在山间。 清溪十分险峻却十分豁达,石濑多么的淙淙流淌。 寻找溪水的源头竟无法知道,又再次上升了好多层。 行走之处群山壑尽收眼底,望中天空的影子空阔无垠。 于是乎倏忽间含着景象,水木相互玲珑透亮。 湿翠遮蔽了我的衣帽鞋袜,一小块白云升向西边的峰峦。 忽然觉得洞内深处杳无人迹,大圆天变成溟蒙一片。 飞湍冲荡日月星辰,急雨伴随蛟龙盘旋。 洗去心烦投进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