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石麒
【注释】 (1)凤凰台、忆吹箫:唐教坊曲名,后用为歌曲。 (2)意中美人:指自己所思念的情人或心上人。 (3)一点常凝:一点即指“一”。常凝指长久地思恋。 (4)频年不遇:频频多年未遇到。 (5)卿卿:对人的亲昵称呼。《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卿卿难老。”李善注引《方言》:“卿,昵也。” (6)比色:比喻颜色。 (7)选玉评声:比喻挑选美玉一样地评价声音。 (8)那更:哪能,哪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镜中美人 白玉台前,珊瑚枝上,风流谁道无双。 任偏髾倒晕,一样新妆。 恰似嫦娥十五,月殿里、满面端相。 娇无语,为颦为笑,猜断人肠。 行行。 比肩虽好,却不是苏娘,并炤鸾皇。 但回眸内顾,不漏纱窗。 应是多情珍重,未肯教、轻盼才郎。 梳妆了,罗巾乍掩,莫倩蜂狂。 注释: 1. 镜中美人:通过镜子看到的美人,暗喻自己心中的情人。 2. 白玉台前:指华丽的宫殿或宴会的地点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所作的《木兰花慢·席上呈张功父》。全词以美人喻湘妃,以美人的愁苦比喻湘妃的愁苦,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张功甫深厚的情谊。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问湘妃何事,提掇尽,古今情。- 询问湘妃为何如此伤心,她把古今的情感都提到了手中。 2. 把绿玉千条,红珠万颗,织作愁城。- 用绿玉和红珠编织成愁城的意象。 3. 无端障风掩月,向青闺、终日锁娉婷。-
【注释】 凤凰台上:指杭州西湖的凤凰山。 吹箫人:指苏轼的妻子王闰之。 其三:是《画堂春》中的第三首。 招取芳魂:招引美好的灵魂。 约来新样:引来新花样。 轻绡:薄而滑的丝织品,这里代指轻纱。 似纱棂(líng)隔影,罗帐藏娇:像纱窗隔断影子那样,把娇艳的女子藏起来,形容女子美貌动人。 胭脂(yān zhī):古代女子搽脸用的化妆品。 撋得:揉搓得。 不避人嘲:“不避”指不怕被嘲笑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霓裳中序第一·梦扬州》的第二首,名为“梦中美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诗题解释:“梦中美人”指的是在梦中见到的美丽女子,这里特指作者想象中的梦中人。 2. 诗句原文及注释:灯落花时(夜幕降临,花朵凋谢的时候),枕横山处(枕头横躺着,如同山峦一般)。蓦然有径(忽然间出现了一条小路)
【注释】 狂奴:豪放不羁的人。殷殷小语:亲热的低语。莺声:燕子呢喃的声音。新歌:新学的曲子,这里指歌妓所唱的曲调。摩挲:抚摩。消得:能承受得起。那更:哪能。纨扇:用纨素作成的扇子,这里指歌妓。题诗:即“题红”,在红纸上写诗词以相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歌妓与情人离别的词。上阕写离别前的情景。下阕写离别后的情况,并抒发了离别后的思念。全词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感人
拂霓裳 望中原,故宫锦树障烽烟。 惊坐起,凉宵梦断蒋陵前。 金人倾宝露,玉女绣苔钱。 问当筵,有谁能、醉鼓渐离弦。 西台哭罢,三户里、识遗贤。 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 英雄身未死,屠钓技常连。 又何颜,许青门、瓜种故侯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于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第一句:“望中原,故宫锦树障烽烟。” -
江抱新州碧,沙仍旧日黄。 难期晴雨色,莫辨水云光。 逆旅便风俗,征人渐老苍。 平生我任达,久矣破行藏。
赤壁云初暝,乌林日渐红。 波摇两岸火,人语隔江风。 梦鹤捎天路,然犀逼水宫。 天寒游子意,清夜月明中。
黄鹤池边鹤,金鸡石上鸡。 乘云千载去,落月几回啼。 不见仙人迹,空传过客题。 萧条暮江上,肠断楚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