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原,故宫锦树障烽烟。惊坐起,凉宵梦断蒋陵前。金人倾宝露,玉女绣苔钱。问当筵,有谁能、醉鼓渐离弦。
西台哭罢,三户里、识遗贤。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英雄身未死,屠钓技常连。又何颜,许青门、瓜种故侯田。

拂霓裳

望中原,故宫锦树障烽烟。 惊坐起,凉宵梦断蒋陵前。

金人倾宝露,玉女绣苔钱。 问当筵,有谁能、醉鼓渐离弦。

西台哭罢,三户里、识遗贤。 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 英雄身未死,屠钓技常连。 又何颜,许青门、瓜种故侯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于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第一句:“望中原,故宫锦树障烽烟。”
  • 解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在古代,皇帝为了保护皇宫的安全,往往会设立“锦树”作为防线,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看到家乡被烽火笼罩的景象,心生悲凉。
  1. 第二句:“惊坐起,凉宵梦断蒋陵前。”
  • 解析:这句描绘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夜不能寐的情景。“蒋陵”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人物,此处用以象征家乡。这种情感的表达增加了诗句的感染力。
  1. 第三句:“金人倾宝露,玉女绣苔钱。”
  •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对金人和玉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同时,“宝露”和“绣苔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
  1. 第四句:“问当筵,有谁能、醉鼓渐离弦。”
  •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这里的“醉鼓”可能指的是宴会中的乐器演奏,表达了人们在欢聚时刻的美好感受。
  1. 第五句:“西台哭罢,三户里、识遗贤。”
  • 赏析:这句诗通过“西台”这一历史背景,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三户”可能是指忠诚的臣子,他们的存在是国家得以延续的关键。
  1. 第六句:“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
  • 解析:这句诗通过对“欹皂帽”的形象描绘,传达了一种落魄、失意的情感。而“吹箫乞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艰辛。
  1. 第七句:“英雄身未死,屠钓技常连。”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技艺的决心。
  1. 最后一句:“又何颜,许青门、瓜种故侯田。”
  • 分析: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乡,过上平静的生活。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

《拂霓裳》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使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