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高士重樊英,入粤扁舟为避名。
休遣汉廷纁币至,江湖自分乐浮生。
【题解】此诗作于樊英南行时,其时汉王朝正与南越相争。樊英以避乱隐居南阳为名,而实际上却因政治原因而被迫出走,远离故土,去往南方避居。诗人借樊英之事,抒发自己对于当时朝廷和樊英的不同态度的感慨。
【注释】樊英(?一168):字长卿,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镇平县),东汉末年著名隐士,精通《周易》。避名:避开朝廷的追捕。汉廷:指朝廷。纁帛:古代的一种丝织品,用以赠别。浮生:泛泛之生,指平庸的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借樊英事抒写对当时朝廷态度的感慨的五言诗。诗的前两句说樊英因为避祸,所以南行;中间两句说朝廷不派使者送礼物给他,表明樊英不受朝廷恩宠;后两句说樊英自己决定离开江湖,在江边自得其乐,不再过那种平庸的生活了。
“南阳高士重樊英”:南阳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汉代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因此这里指的是樊英这位隐士。“重”就是看重的意思。“南阳”,指南方。“樊英”,即樊子盖,南阳人。据史书记载,樊英少年时即有才学,博通百家之言,尤其擅长《易经》,曾为王莽立朝政,又为光武帝立朝章制度,深为光武帝器重。但后来因遭权臣的忌恨,被诬陷有罪,遂隐居不仕。
“入粤扁舟为避名”:入粤,是指樊英到了岭南地区。“扁舟”,是指小船,这里用来比喻樊英所乘的船。“避名”是躲避名声的意思。“入粤”,指到岭南去避难。
“休遣汉廷纁帛至”:休,这里是不要的意思。“纁帛”,是古代的一种丝织物,用来赠送别人。这里指朝廷要送给樊英的礼物。“遣”,派遣。“休遣汉廷纁帛至”是说不要朝廷派人来给樊英送礼物,因为朝廷没有这样做。这一句说明樊英没有被朝廷所重视和赏识。
“江湖自分乐浮生”:江湖,指江河湖海。“自分”,是自主、自行之意。“浮生”,指飘渺不定的生活。这句的意思是说,樊英自己决定离开江湖,过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受拘束的、充满乐趣的生活,不再去过那种平庸的世俗生活了。“自分”、“乐浮生”都表示樊英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通过描写樊英避祸南行的经过,表达了对朝廷的态度。全诗四句,意思完整,结构严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妙境。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很成功,它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全诗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它却把樊英避祸南行的前后经过写得十分具体生动,使人仿佛亲见樊英南行的情景。尤其是第三句中的“休遣汉廷纁帛至”,更是传神之笔。作者运用这种白描手法写出的诗句,既简洁又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