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注释】 九:指农历九月。牛首山在今江苏南京西郊,古称金陵山。 细雨前:指秋日。 腊:古代计时单位,10月为一“蜡”,故称。 澹:淡,薄。 宝刹:佛寺的别名。珠光:指寺庙的琉璃瓦,光彩晶莹。 六龙:指皇帝的仪仗车。辇(niǎn):皇帝所坐的车子。 武皇:即孙权。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李白流落江宁(今南京市)。这首诗是作者登金陵牛首山所作,诗人以咏叹之笔写景抒情
楚客重山鸡,爱此锦羽衣。 双目炫生花,自谓希世奇。 野人宝燕石,珍藏至什袭。 蕴椟待沽诸,妄意千金直。 张君绩学惜未遇,纷纷薄俗轻相弃。 却骋铅刀试一割,那识干将新淬厉。 我知灵凤备九苞,瑞世岂徒五采毛。 我知璞玉重万镒,良工琢成贵有德。 他年识者定是非,嗟彼山鸡与燕石。 诗句注释: - 楚客重山鸡:指楚国的客人(或诗人自己)珍视山中的野鸡。 - 爱此锦羽衣:喜爱这种华丽的羽毛。 -
【解析】 此诗写采莲女贪看鸳鸯鸟,而误了采莲的情事。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韵平仄协调,音调悦耳。 第一句“风微波不起”,是说微风拂面,吹动水面,泛起层层细浪。第二句“日暮未回船”,写天色已晚,采莲女还没有回家。第三句“贪看鸳鸯鸟”,写采莲女看到一对鸳鸯在水上游弋,十分喜爱,便想伸手去捕捉它,可是鸳鸯机敏得很,一飞而起,采莲女没能捉到。第四句“时时误采莲”,是写因为贪看鸳鸯,而耽误了采莲的时间。
拟汉武还长安 汉武巡归万姓欢,旌旗千里入长安。 铭记功业铭石碑,东封毕事罢长杨。 玉辇无忧驰道远,铜盘惟恐露华干。 阿娇金屋门仍闭,万树宫花待共观。 赏析: 这首诗以汉代武帝的巡归之旅为线索,描绘了汉武帝巡游天下,受到百姓热烈欢迎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比“玉辇不愁驰道远”与“铜盘惟恐露华干”,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繁荣和人民生活安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权力、荣耀和历史的思考
牛首登高处,黄花细雨前。 山深寒似腊,江远澹于烟。 宝刹珠光净,金陵王气连。 六龙曾驻辇,听话武皇年。
楚客重山鸡,爱此锦羽衣。 双目炫生花,自谓希世奇。 野人宝燕石,珍藏至什袭。 蕴椟待沽诸,妄意千金直。 张君绩学惜未遇,纷纷薄俗轻相弃。 却骋铅刀试一割,那识干将新淬厉。 我知灵凤备九苞,瑞世岂徒五采毛。 我知璞玉重万镒,良工琢成贵有德。 他年识者定是非,嗟彼山鸡与燕石
汉武巡归万姓欢,旄旗千里入长安。 铭功碣石东封毕,罢猎长杨五漏残。 玉辇不愁驰道远,铜盘惟恐露华乾。 阿娇金屋门还闭,万树宫花待共看
明代并非是唐代之后的朝代,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存在于公元7世纪末至1644年。在明代,诗人的群体和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以下是对明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具体介绍: 1. 高棅与《唐诗品汇》:《唐诗品汇》是一部收录了众多唐代诗人诗作的选集,由明代文人高棅编辑。《唐诗品汇》不仅保留了唐诗的精华,还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唐诗的重要文献。然而,该选集在编选过程中可能过于强调高棅个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