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登高处,黄花细雨前。
山深寒似腊,江远澹于烟。
宝刹珠光净,金陵王气连。
六龙曾驻辇,听话武皇年。

【注释】

九:指农历九月。牛首山在今江苏南京西郊,古称金陵山。

细雨前:指秋日。

腊:古代计时单位,10月为一“蜡”,故称。

澹:淡,薄。

宝刹:佛寺的别名。珠光:指寺庙的琉璃瓦,光彩晶莹。

六龙:指皇帝的仪仗车。辇(niǎn):皇帝所坐的车子。

武皇:即孙权。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李白流落江宁(今南京市)。这首诗是作者登金陵牛首山所作,诗人以咏叹之笔写景抒情,表达了他对故国山川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的身世之感,流露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之气。

“牛首登高处,黄花细雨前。”首句点明时间、地点。牛首山在江宁,诗人登上山顶,正逢秋雨绵绵,黄菊吐艳,一派深秋景色。“牛”字用得好。牛是古人心目中勤劳耐劳的象征,牛头山下有一座著名的金陵牛首山寺(即白鹭洲),所以这里借“牛头山”来暗指牛首山。“黄花细雨前”是说,当诗人登高望远,只见满地黄花,细雨纷纷而下,不禁想起杜甫《春宿左省》“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又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触景生情,感慨系之,于是写下了“山深寒似腊,江远澹于烟”这两句。

“山深寒似腊,江远澹于烟”,描绘的是一幅水墨画般的深山秋色图。诗人站在牛首山上,俯瞰着脚下的长江,只见江水渺茫,远去的烟雾与天际连成一片。这里的“寒”字,不仅写出了秋天天气的寒冷,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凄苦和无奈。这种凄凉之感,正是由于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所致。

“宝刹珠光净,金陵王气连。”第二联进一步描写了牛首山的美景。诗人来到这座古老而庄严的佛寺之前,不禁被其美丽的风景所吸引。寺庙的琉璃瓦闪烁着光芒,宛如一颗颗珍珠般熠熠生辉;而周围的树木也沐浴在这柔和的光线中,显得格外美丽动人。在这里,诗人想起了三国时期孙权建立吴国的辉煌历史。他感叹自己虽然身居金陵这片繁华之地,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六龙曾驻辇,听话武皇年。”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皇宫中陪伴皇帝左右的日子,那时皇帝驾临此地,曾留下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足迹。然而如今,自己却沦落至此地,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之中。这种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牛首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故国山川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的身世之感,流露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之气。同时,这首诗还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