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声终。琵琶斜抱醉颜红。谈谐好,逗人情味在眉峰。碧螺斟翠斝,金液泻琼钟。只匆匆。傍绮筵开处,桂阴浓。
殷勤欲问,佳会散,甚时逢。颦不语,自怜踪迹指飞蓬。霜催行客老,月照两心同。祝春风。待花时相聚,药栏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拂霓裳(《琵琶行》)
  • 译文: 轻抚着彩虹般的霓裳。
  • 注释: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一种著名的宫廷乐舞。此处可能指弹奏或演唱此乐曲。
  • 赏析: “拂”表示轻轻触摸,“霓裳”则是指华丽的服饰。这句诗描绘了一种优雅的舞蹈或音乐表演的场景,通过轻柔的动作表现对美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
  1. 曲声终(《琵琶行》)
  • 译文: 曲调结束。
  • 注释: 曲声指的是音乐的声音。
  • 赏析: “曲声”通常指乐曲或歌曲,这里特指演奏过程中的曲调,而“终”则表示结束或完结。这句可能是在表达某种艺术形式或表演结束时的意境,或是对音乐、舞蹈的短暂停留的一种感慨。
  1. 琵琶斜抱醉颜红(《琵琶行》)
  • 译文: 抱着琵琶的人醉得脸颊通红。
  • 注释: 琵琶是一种弦乐器,常用于演奏各种曲目。斜抱可能是指姿势或动作,而“醉颜红”形容人因饮酒过量而脸色发红的样子。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有人正抱着琵琶,由于饮酒过量,面色变得红润,形象地表达了酒后的醉态。这可能反映了古代宴会中饮酒文化的一部分,以及人们对于这种社交活动的喜爱。
  1. 谈谐好(《琵琶行》)
  • 译文: 交谈和谐愉悦。
  • 注释: “谈谐”指交流和谐愉快,“好”在这里有美好的意思。
  • 赏析: 这句话可能描绘了一次愉快的对话或交流情景,强调了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和和谐氛围。
  1. 逗人情味在眉峰(《琵琶行》)
  • 译文: 笑容中流露出人情味,眉宇之间透露着喜悦。
  • 注释: “逗人情味”意为通过言行传递出友好的感情,使人感受到温馨。而“眉峰”则是指眉毛最深处,常用来比喻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一个人的笑容和眉毛的表情,传达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它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1. 碧螺斟翠斝,金液泻琼钟(《琵琶行》)
  • 译文: 用碧螺春茶为杯斟满翠绿的美酒,用金液灌满了晶莹的酒杯。
  • 注释: “碧螺春”是一种产于中国太湖东山的绿茶,以色泽碧绿、清香著称;“翠斝”是古代一种青铜制成的酒器。“金液”则暗喻珍贵的液体,如美酒或甘露。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画面,通过使用不同材质和颜色的器皿来装点酒水,展现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茶与酒的文化态度,即认为这两种饮品都是高雅生活的体现。
  1. 只匆匆(《琵琶行》)
  • 译文: 只有匆匆忙忙。
  • 注释: “匆匆”意为匆忙或者急忙的样子。
  • 赏析: 这个词语传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忙碌的生活节奏,可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场合下的心情,或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1. 傍绮筵开处,桂阴浓(《琵琶行》)
  • 译文: 靠近华美的宴席展开的地方,桂树的影子浓密。
  • 注释: “绮筵”指的是装饰华丽、富丽堂皇的宴席,“桂阴”则是指桂花树下的阴凉之处。
  • 赏析: 此句描写了在一场盛大宴会上的场景,强调了环境的华丽与优雅,以及自然景物带来的舒适感。
  1. 殷勤欲问,佳会散,甚时逢(《琵琶行》)
  • 译文: 我殷勤地想要询问,美好的聚会何时能再次相聚?
  • 注释: “佳会”指的是美好的聚会或相聚的时刻。“甚时逢”意为什么时候能够再次相逢。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渴望。它揭示了人类对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 颦不语,自怜踪迹指飞蓬(《琵琶行》)
  • 译文: 微微一颦,不言语,独自感叹自己的漂泊无依。
  • 注释: “颦”是皱眉的动作,“不语”意味着不说话,“自怜”表示对自己命运的伤感,“踪迹指飞蓬”则是比喻自己如同飘零的蒲公英种子,没有固定的归属。
  • 赏析: 此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和无助的情感。他可能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旅程,感叹命运的无常,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忧虑。这种情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身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