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七政
【赏析】 “春尽日闻莺”,首句即点明题旨。“春”是诗中一个重要意象,它既是春天的标志,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春尽”则说明春天即将结束,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而“日闻莺”则表明这是在春天结束之时,诗人在日暮时分,听到了黄莺的啼鸣声。黄莺的叫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但同时也透露出春天将要离去的消息。 “正愁春去对春风,忽听莺啼碧树丛”,诗人面对即将离开的春天
【注释】: 落花诗:《红楼梦》中有一首诗《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石田翁:指曹雪芹。曹雪芹是金陵人士,其祖辈原籍江宁(今南京)。 斩新:刚刚。 堕芳尘:落在花瓣上沾满尘埃。 委地不收空伴月:花儿落在地上,不被人采摘,只能和月亮做伴,陪伴着月光。 招魂何在并伤春:花已经凋零了
山院桃花映碧流,何当仙侣共探幽。 虽无石髓留人少,自有莺啼驻客游。
千壑松风万壑春,飞花扑面舞沾巾。 此中莫厌仙源沓,芳草从来不误人。
君王诚慷慨,为妾总销魂。 伏剑酬君贶,留花吊楚人。 风翻红袖舞,露泫翠眉颦。 吴会依春树,乌江伴渚蘋。 浮云随代变,芳草逐年新。 空使英雄泪,感慨欲沾巾
紫塞黄云万里间,征夫一望总潸潸。 今古沙场惟白骨,几人生入玉门关。
正愁春去对春风,忽听莺啼碧树丛。 无数飞花向帘幕,将愁尽入一声中。
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 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 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 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欲赏须当趁斩新,迟来只恐堕芳尘。 还输连夜追游者,孤负明朝早起人。 委地不收空伴月,招魂何在并伤春。 儿童戏折心犹怪,雨妒风欺莫可嗔
结客中林伴,寻芳曲水濆。 众山留暮雨,孤壁断春云。 藉草飞英遍,探泉小洞分。 不堪王逸少,今日惜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