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愁春去对春风,忽听莺啼碧树丛。
无数飞花向帘幕,将愁尽入一声中。

【赏析】

“春尽日闻莺”,首句即点明题旨。“春”是诗中一个重要意象,它既是春天的标志,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春尽”则说明春天即将结束,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而“日闻莺”则表明这是在春天结束之时,诗人在日暮时分,听到了黄莺的啼鸣声。黄莺的叫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但同时也透露出春天将要离去的消息。

“正愁春去对春风,忽听莺啼碧树丛”,诗人面对即将离开的春天,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舍之情。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春风拂面,吹动着他的衣襟。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莺啼声突然传来,打破了他的思绪。他转头望去,发现一群黄莺正在碧绿的树林中欢快地歌唱。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诗人感到既惊讶又欣喜。

“无数飞花向帘幕,将愁尽入一声中。”诗人的目光被那一片片飘落的花瓣吸引住了。它们如同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纷纷落在了窗户上的帘幕上。这些花瓣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忧愁,它们轻轻地落在窗棂上,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安慰、抚慰着诗人的心灵。

这首诗以春日黄昏时听到黄莺的叫声为引子,通过描绘黄莺在树林中的歌唱,以及飘落的花瓣落在窗棂上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如春风、黄莺、碧树、帘幕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非常真挚而感人,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