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
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
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
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寄怀禹锡阿咸侨寓百花洲上
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
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
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
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注释:
- 萧然穷巷一茅庐:形容诗人的住所简陋、偏僻。萧然,形容环境清幽;穷巷,表示位置偏僻。一茅庐,指一个简陋的住所。
- 却喜频回长者车:却喜,表示惊喜;长者车,指地位较高者的马车。
- 避地不忘梅福隐:避地,躲避战乱或灾难;梅福隐,指东汉末年隐士梅福隐居在箕山的故事。
- 移家还傍伯通居:移家,搬家;伯通,指东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谢安。
- 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春风,表示春天的气息;洲上,指百花洲;花犹发,表示花朵仍然盛开;夜月门,指夜晚的门;柳自疏,表示柳树仍然茂盛。
- 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若忆,表示如果想起;嗣宗,指谢安;长啸处,指谢安经常长啸的地方;岂堪回首重踟躇,表示怎能回首往事而感到痛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禹锡的信中的一节,表达了对禹锡侨居百花洲上生活状态的怀念和祝福。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却时常有地位较高的人驾着马车来访,表达了对这种社交生活的向往。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生活充满向往,如东汉末年隐士梅福隐居在箕山,东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谢安经常长啸于门庭之中。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古人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岂堪回首重踟躇”,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顾和回忆的痛苦,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