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片月迥含秋,万古长悬青海头。
愁杀清光照沙碛,秦时白骨未曾收。

【赏析】

《关山月二首》是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这组诗以关山为背景,描写了诗人在边关的所见所闻。其中第二首尤为著名,它通过对一个特定景象的描绘,反映了盛唐时期西北边疆的荒凉和民族矛盾。

“关山片月迥含秋,万古长悬青海头。”第一句描述了关山之夜的宁静景象。月光如水,照亮了整个关山,营造出一片宁静、深远的氛围。第二句则通过“万古长悬”这个词语,强调了这片土地的古老和沧桑,仿佛自古以来就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愁杀清光照沙碛,秦时白骨未曾收。”最后一句则是对前一句的深化和扩展。月光虽然能照亮沙漠,但那沙碛上的白骨却无人收拾。这里的“愁杀”一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片土地上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凋零的深深忧虑,也体现了他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西北边疆地区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导致人口锐减的现状。

整首诗通过对关山夜月的景象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