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溥
诗句解释: 1. “闲向江头倚大兰” - 描述诗人在江边倚靠着巨大的兰花,这象征着他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2. “西风回首雁声寒” - 西风中传来的大雁叫声让人感到寒冷,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是秋天的凄凉之感。 3. “不知浮世奔驰者” - 诗人在感慨自己不知世间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可能是在感叹他们的生活状态或价值观。 4. “滚滚红尘没马鞍” -
注释: 玉节新恩出建章,台臣心事有冰霜。 百花潭上春消息,都属诗家锦绣囊。 赏析: 首句“玉节新恩出建章”描绘了皇帝赏赐的新恩,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尊贵。这里的“玉节”指的是皇帝赐予的荣誉或权力的象征,而“建章”则暗示了皇帝所居之处,即宫廷。 第二句“台臣心事有冰霜”则表达了朝廷官员的心境。这里的“台臣”指的是朝中的大臣,他们的心情如同被冰霜覆盖一般冷峻、严峻
【题解】 这是一首咏花兼怀人的诗。“题牡丹”,以花为题,借以寄托对所思之人的怀念之情。 此诗首联“琼楼高起彩云端,愁绝东风十二阑”是写牡丹在春天的盛时,在百花丛中最为美丽,但是诗人看到牡丹却感到十分伤感,原因是他的爱人已经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如此美丽的牡丹也感到悲伤。颔联“眼底看春春欲暮,玉人消息凤笙寒”写的是牡丹盛开的时候,春天将要结束,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春天的流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青云交为司马恂如题: 青云交为司马恂如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官场中,我和司马恂的关系就像青云中的交会一样密切”。这里的“青云”象征着高官显贵,而“司马恂”则是当时的一位著名官员。苏轼用“交为”表达了与司马恂之间的亲密关系,而“如题”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示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同在青云中的相遇一般。 十年忝作青云侣
【解析】 题画四景(其一) 看书小阁无虚日,阁外水声流不休。 领得无穷川上意,此心如水澹无求。 【解析】 “看书小阁无虚日”一句中的“虚日”指的是虚度时光,意思是说在小阁中读书,每日没有虚度的时光,即每天有充实的时间。“阁外水声流不休”意思是说小阁之外有流水的声音在不停地流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小阁里专心致志地读书,每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而小阁之外,流水潺潺,似乎永不停息。
【注释】万玉玲珑,比喻梅花的清高。琢不成,比喻梅花不经雕琢而天然美丽。坐来诗思十分清,形容诗人因看到梅花而灵感大发,诗兴大发。一枝记得西湖上,指作者在西湖边看到的一枝梅花,这枝梅花瘦影横,与作者自己一样。翛翛:形容鹤的样子,瘦长、飘逸。 译文: 我赞美你像万玉玲珑一般的美丽,但你不经过任何人工雕琢就如此天然。 坐在你旁边,我的诗思特别清晰。 你在杭州西湖边独自开放,那独鹤般瘦长的身姿在水面上摇曳
【注释】: 青云交为司马恂如题 : 指《送王昌龄之岭南》诗,“青云”指仕途,“司马恂”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字。题目一作《送王昌龄之岭南》。题,即题目。 青云交态纷如雨 : 形容司马恂仕途上遭遇的险恶与艰难如同暴雨一般纷纷而下。 西斋正风雨 : 在西斋中正遇风雨。斋,古代读书人用来居住的地方。 归到西斋正风雨 : 回到西斋中时正好遇上暴风雨。 一尊灯火漫论文 : 在灯光下随意地讨论诗文。尊,酒杯。
题尹先之雊鹆图 星作双眸铁作衣,不同江燕共差池。 飞扬若得东风便,须借上林春一枝。 注释: 星作双眸: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铁作衣:形容羽毛坚厚有光泽。 不同江燕共差池:比喻与燕子相比没有可比性。 飞扬若得东风便:形容如果有机会遇到合适的时机就能飞起来。 须借上林春一枝:形容必须借助春天的美景才能展翅高飞。 赏析: 《题尹先之雊鹆图》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
这首诗是诗人在题画时所作的一首四景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向时载酒江东去,今日山阴载雪回。 - 注释:“向时”指的是过去的时光,“载酒”指带着美酒,“江东去”是指从江东出发,泛指诗人以前经常出游的情景。“今日山阴载雪回”中的“山阴”是地名,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载雪回”则描绘了诗人现在返回的情景,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他不得不在山上停留,等待雪停。 2. 一片闲情谁解得
【注释】 槎牙:参差不齐,不整齐。苍龙角:指松竹。散乱无文:形容松竹的形态。彩凤毛:指凤凰羽毛。三湘:即湖南洞庭湖一带。海门:山海关之东。秋涛:秋天的大海波涛。 【赏析】 《松竹图》是一首七绝诗,作者在描绘松竹图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首句“槎牙不动苍龙角”,运用比喻手法,把参差不齐、姿态横生的松竹比作苍劲的“龙角”,生动地写出了松竹的挺拔和坚韧;次句“散乱无文彩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