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源
宿道上人 夜行冲虎入山深,独扣禅扉到竹林。 僧语虚空身外性,客惭贫贱梦中心。 高斋饮罢燃松火,古箦诗成覆楮衾。 明日又从何处去,荒郊寒叶正沉沉。 注释: - 宿道上人:在寺庙住宿。 - 夜行冲虎入山深:晚上独自行走在山林中,可能遇到了老虎等危险。 - 独扣禅扉到竹林:走到竹林里敲了和尚的禅房门。 - 僧语虚空身外性:和尚说虚空是身体之外的东西,指的是佛教中的空性思想。 - 客惭贫贱梦中心
【注释】 秋风:秋天的风。茅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有茅山宫等名胜古迹。潭龙:指瀑布上的龙吟。海鹤:指鹤立海上。煮茗:烹茶。石房:用石头砌成的房屋。松火:指用松木烧火煮茶。樵径:砍柴人行走的小路。野泉:野外的水泉。写就:写好了诗。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描写与友人分别时的惜别之情。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点明了送别的原因。“门掩秋风叶落深”,是说秋风吹来,落叶萧萧,诗人关门闭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袁二
注释: 琼妃墓:指的是古代吴王夫差的爱妃西施之墓。 荒丘寂寂瘗香魂,雨洗残碑字已昏。 荒丘寂静的墓地里,埋藏着香魂,雨水冲刷着残存的墓碑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尚有邻僧开古径,终无野老奠芳尊。 虽然还有邻居的和尚在开辟着古老的小径,但是始终没有农夫来奠祭这芬芳的美酒。 春云不染罗裙色,秋月空悬玉镜痕。 春天的云朵不会沾染住罗裙的颜色,秋天的月亮只会悬挂在玉镜上留下痕迹。 词客经过休叹息
注释: 客舍中秋不见月, 去年妻子对同欢,今日秋阴客舍寒。 不是清光不相照, 照来孤影托谁看。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诗作。首联“客舍中秋不见月”,直接点出时间是中秋之夜,地点是客店之中,诗人没有看到明亮的月光,只看到秋日阴沉的景象。颔联“去年妻子对同欢,今日秋阴客舍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团聚时的愉快情景,以及如今身处异乡、独处一室的凄凉感受。颈联“不是清光不相照,照来孤影托谁看”
注释:明妃,即王昭君。画图愁见貌如花,指王昭君出塞时的容貌美丽动人,但令人感到悲伤的是,她的美丽却换来了被匈奴俘虏的命运。胡骑丛中度雪沙,指王昭君被迫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万里毡房明月夜,指匈奴单于在遥远的万里之外的毡房中度过寒冷的夜晚。谁知思汉泣琵琶,指王昭君在思念故国汉朝的时候,常常哭泣不已,而这种悲伤也通过琵琶声传遍了整个匈奴。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
结交行 敌国不在远,舟中乃可见。 炎凉不在时,交情乃可知。 昔作通家好,齐言永相保。 一富有一贫,便成行路人。 相逢不相识,薄夫堪叹息。 我不愿倾北海樽,亦不愿书翟公门。 但愿同心二三子,百年无改共生死。 注释: 1. 《结交行》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敌国不在远”:比喻朋友之间距离再远也如同敌人之间的距离一样近。 3.
秋夜闻角 一声孤角起边头,月照关山万里愁。 何事并州今夜客,听来翻忆故园愁。 注释: 秋夜,秋季的夜晚。 角,古代军中的号角,此处指战鼓声。 边头,边境之地。 关山,关隘和山川。 万里愁,形容愁思绵长如万里之远。 何事,为什么。 并州,即并州城,古地名,今山西太原市一带。 今夜客,指在并州做客的人。 翻忆,反复想起。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写戍守在边关要塞的将士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军号声后
注释:秋山的松柏枝叶繁茂,游子的登楼饮酒已经喝到半酣。今夜虽然阿师(指老师)在对面,但明朝我还是要往江北望江南。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写景和抒情来表现对老师的敬爱之情。首句以“秋山”二字勾勒出一幅深秋景色;颔联两句写游子登高临远,举杯畅饮,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别老师,但心系江南,明日必将再次南行的愿望。全诗情真意切,意境优美
【注释】 官亭:公署里的驿站。酒香柳花白:指春天的酒席上,美酒和花香飘溢,令人陶醉。杨子渡:地名。广陵:扬州古称。竹枝曲:《楚辞》中有《九歌·湘君》,其中提到“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后以《竹枝》为词牌名。驿程已过淮阴县:驿道已经走过了淮阴县(今江苏淮安)。菰米:用菰菜煮成的饭。菰菜是一种水生植物。江淮:指长江和淮河之间地区。太行麓:太行山之南。云林:指深幽的山林。泉谷:泉水流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