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冲虎入山深,独扣禅扉到竹林。
僧语虚空身外性,客惭贫贱梦中心。
高斋饮罢燃松火,古箦诗成覆楮衾。
明日又从何处去,荒郊寒叶正沉沉。
宿道上人
夜行冲虎入山深,独扣禅扉到竹林。
僧语虚空身外性,客惭贫贱梦中心。
高斋饮罢燃松火,古箦诗成覆楮衾。
明日又从何处去,荒郊寒叶正沉沉。
注释:
- 宿道上人:在寺庙住宿。
- 夜行冲虎入山深:晚上独自行走在山林中,可能遇到了老虎等危险。
- 独扣禅扉到竹林:走到竹林里敲了和尚的禅房门。
- 僧语虚空身外性:和尚说虚空是身体之外的东西,指的是佛教中的空性思想。
- 客惭贫贱梦中心:客人感到惭愧,因为他觉得自己贫穷卑贱,而梦中却充满了欲望和追求。
- 高斋饮罢燃松火:在高高的斋堂里喝完酒,点燃了松树做成的火盆。
- 古篑诗成覆楮衾:写完古诗后,盖好草席当被子。
- 明日又从何处去:明天又将去哪里?表达了一种迷茫和不确定感。
- 荒郊寒叶正沉沉:在荒郊野地,寒冷的树叶正在飘落,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山林旅行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林中行走的场景,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联描述了夜晚山林的险峻,以及自己在山中的孤独和恐惧。颔联则通过僧人的话语,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认为虚空是超越身体的存在,而客人则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感到羞愧。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斋堂里饮酒、写作的情景,以及在寒风中盖被子的情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山林的描述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哲学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