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自严
【注释】 衔尾艅艎:即艅艎船,古代一种大型的海船。 玄菟:指朝鲜半岛北部。 征徒:征行之人。这里泛指航海的人。 鲸波:大浪。 鹢首:鹢鸟的头。这里代指船只。 圣明:贤明的君主。 天福:自然之福,这里指君主英明。 海若:神话中的海神,这里是借指海上的风神。 肃将:严肃地对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1235年(元贞元年),是诗人在海南任职期间的作品。诗中以“祈风有应”为题
丙寅春祝东宁伯焦太夫人六珈屡下净光天,翠节琼章鹤背鲜。舞袖生云多异色,宫袍挂月不知年。绛趺欲照轩辕鼎,青鸟争看太乙莲。别有仙家金镂管,歌成燕喜倩人传。 注释: 1. 丙寅春祝东宁伯焦太夫人:丙寅是农历年份,春天的时候向焦太夫人祝词。 2. 六珈屡下净光天:多次佩戴着象征权威和高贵的六珈玉佩,照亮了清净光明的天空。 3. 翠节琼章鹤背鲜:绿色的玉节和白色的玉章就像鹤背上的羽毛一样鲜亮。 4.
壬戌长至后值万寿节时齐蜀同月献俘 何幸功成奏紫微,庙廊从此慰宵衣。 侍臣鹄立闲绵蕞,宿将龙骧拥佽飞。 况际呼嵩纷辑瑞,更逢吹律启阳晖。 鹓行拜舞欢声沸,侧耳铙歌傍彩旂。 注释: 1. 壬戌年是农历的第十一个冬至日,也就是长至节。这是诗中提及的第一个重要日期。 2. 在这一天,齐、蜀两国同时向朝廷献上俘虏。这是诗中提到的第二个重要事件。 3. 何幸功成奏紫微:表达了诗人对于成功的喜悦和荣耀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蒿目风尘赋倦游,恩深赐玦拜宸旒。” - 解释:目光在风尘中显得疲倦,表达了对旅行厌倦之情。"赋倦游"暗示了作者因长时间旅行而感到疲惫。"赐玦"是古代一种授予玉器以表示信任或忠诚的仪式,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给予的信任或荣誉。"拜宸旒"则描绘了皇帝在宝座前的庄严场景,象征着权威和尊贵。 - 关键词:恩深,指皇帝深厚的恩惠;赐玦,古代的一种礼赠,象征信任和忠诚;宸旒
【注释】 (1)畿南建节羡中丞:指李懋明在畿南地区担任中承,建节即建节使。 (2)枢机:古代掌管机密、军政的官署。这里指中书省。 (3)瀚海烽烟看昼息,潢池氛祲见宵澄:瀚海,大沙漠;烽烟,烽火;昼息,白天停止;氛祲,烟尘;宵澄,夜晚明朗。 (4)位居北斗司喉舌,官自西台任股肱:北斗,比喻宰相,也指朝廷。喉舌,比喻言官。这里指李懋明在朝中的地位和作用。 (5)糠秕更兼砂砾质,怜余疏拙巧相承:糠秕
注释: 海上寒云护卫着帅旗,滹沱河冰合马蹄声震。 燕山还未拥立朝政,兰渚先分走马的足迹。 傍晚落日余晖下,彭蠡泽上的帆影渐行渐远。 倚天长剑刺破天空,豫章城的城门高悬。 我知道春天的到来,必定春色格外艳丽,有多少彩衣欢庆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李攀龙为好友李懋明中丞擢升少司马而作的送别诗。李懋明中丞在明朝初期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官员,曾担任过御史、左参议等职。他在朝廷上以清廉著称
诗句释义如下: - 四月初一,我隐园小酌时用𩾐先韵。 - 夏至时节,春花已落,但山花依旧红艳。披开衣襟,更喜与旧友相聚。 - 山色烟霞秀美,足以让人饱览;松竹浓密的荫凉,足以让人感到舒适。 - 在菜畦里盘献的蔬菜没有异味,在堂屋前开窗,有薰风拂面。 - 我悠闲自得地嘲笑自己真是个疏放的人,惭愧自己辜负了清正的时代,为国尽忠尽力。 译文如下: - 四月初一日,我在隐园小酌,用𩾐先韵。 - 到了夏天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嘉客遥临暂启关,相将别墅眺春山。溪流似鉴宜供漱,村酒如渑解驻颜。霭霭峰峦形倏幻,鳞鳞墟落望中斑。不缘衰足妨游兴,藉草盘旋薄暮还。 注释解释: 丁夘:人名,这里指诗的作者。三月望:农历三月十五日。前一日:前一天。 邀于𩾐先登冲山分赋:邀请𩾐先一同登上冲山进行分赋。𩾐先: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居所或朋友居住的地方。分赋:分作诗赋来表达。 嘉客:客人。遥临:远远地来到。暂启关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 - 翻译:跟随并赢得别人的赞许,步伐变得宽广。 - 注释:这里的“追随”可以理解为受到他人的赏识或支持,而“赢得步趋宽”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为赢得了他人的认可,从而使得个人的行为方式更加宽广和开放。 第2句: - 翻译:在漫长的旅途中,我走过了千里路,使用一根百尺高的竹竿。 -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一种长途跋涉的情景,竹子在这里象征着坚韧和毅力
《送冢宰闵曾泉予告驰驿旋里二首 其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风月平分入锦堂, 罥云老树郁苍苍。 杖藜数点孤峰晓, 蜡屐一生几两忙。 龙隐具区犹带雨, 葵悬魏阙故倾阳。 相看剩有烟霞骨, 寤寐淄黉未可忘。 注释: 1. 风月平分入锦堂:形容风景优美,天空晴朗,月亮和风都十分美好,仿佛将它们平分在一座华丽的庭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