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师道
张烈妇 酒酣错履舄,命妇前捧卮。 妇怒不肯应,从步去不回。 佻达定相侮,起攫头上梳。 新妇泣且詈,还之意脂韦。 梳既污奴手,岂复可亲肤。 寸折掷之地,不复顾踟蹰。 狂子颇自失,阿姑心无涯。 召客与共浴,纵客入中闺。 罗帷忽自开,直犯千金躯。 新妇呼且骂,抗拒力不遗。 举杵奋击撞,脱走去莫追。 自伤洁白身,动使行露濡準。 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 十七妇道成,十八为人妻。 举动循礼法,许身秦罗敷。
诗句释义 1 双鸳并双翼,双宿复双飞。 - "双鸳"指的是两只鸳鸯,“并双翼”和“双宿”意味着它们共同展翅飞翔。 2. 清涟动双浴,明月照双归。 - “清涟”指水面的波纹,这里形容水面清澈如镜;“双浴”指两只鸳鸯在水中嬉戏。“明月照双归”则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温馨场景,象征着团聚与和谐。 3. 双浦沈双影,双花拂双颈。 - “双浦”可能是指两个小岛或池塘的浅水区
晚过治平 修竹藏精舍,香林绕化城。 窗中九峰秀,门外五湖平。 绿树凉云合,丹枫夕照明。 只缘山太静,易得感秋声。 译文: 傍晚路过治平,看到修长的竹子隐藏在精舍之中,香郁的树林环绕着化城的周围。 窗户里可以看到九座山峰秀丽的景象,门外则是五湖平静如镜。 绿树和凉爽的云彩交织在一起,丹枫在夕阳下闪烁着光芒。 只是因为山太安静了,容易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
张烈妇 抱璧置泥涂,皎然质不泯。 菖蒲九节花,虽死常流芬。 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 十七妇道成,十八为君妻。 君家本富贵,家累千金资。 大建高樯□,商贩名四驰。 高门安亭里,公姥相共居。 升堂见公姥,称妇好容仪。 置酒大设乐,四座争喧豗。 黄衫少年子,绿帻侯家奴。 谑浪间调笑,踞坐气何粗。 阿姑召新妇:“出见勿迟迟。 耳箸瑟瑟环,头簪辟寒犀。 步摇九威凤,跳脱两文螭。 浓妆勿草草,傅粉更施朱。
【诗句释义】 寂寂复寥寥:寂静又空旷,形容夜深人静,环境显得十分清冷。 寒灯挂环堵:寒冷的灯光映照着屋檐,挂在墙壁上,照亮了四周的环境。 犬吠何处村:不知道哪里是村庄,因为狗叫声从哪里传来都听不清楚。 虫喧今夜雨:今夜下雨,虫鸣声此起彼伏。 【译文】 寂静又空旷,寒冷的灯光映照着屋檐,挂在墙壁上,照亮了四周的环境。 不知道哪里是村庄,因为狗叫声从哪里传来都听不清楚。 今夜下雨,虫鸣声此起彼伏。
夜合花开香满庭,翠枝拂槛玉娉婷。 诗人剩有高阳兴,相对冷然宿酒醒。
驰藻思兮何间关?构图绘兮非人间。将神游 之恍惚兮,抑倒景之曾攀。山莫妙于九叠屏风,又九九而无穷。水莫妙于三十六曲,又曲曲而愈通。示白云之悬路兮,叩灵关而莫从。但见山产不凋之木,地茂常青之草;桃李荣万年之春,羽毛翔不死之鸟。岩幽幽乎叶飞,洞聒聒兮泉鸣。非金膏之余液,则璚树之弱英。双朱楣以为门,忽青林之隐隐。览黄金之高榜,因碧霞以发轫。磴乍升而乍降,径或浮而或沉。非鸾参而鹤跨,抑步虚而蹑清
阖闾城西佳山水,况复秋清风日美。百斛游船稳于屋,锦帆瑶席空明里。 黄山西转古横塘,五坞云深盘上方。飞桥连跨石湖口,螭影相衔明镜旁。 夕阳把酒郊台上,峰色湖光回相向。表里河山忆伯图,逶迤峦岭开行障。 白云袅袅紫薇村,湖光荡薄入瑶樽。夕霏掩隐梵王阁,松径行穿山寺门。 山僧不归钟磬隔,桐竹虚堂翠光射。疏影低摇醽醁寒,玉人笑倚琅玕碧。 可怜落日情依依,空林栖鸟催人归。兰舟不解惜清夜,坐待圆景升宵晖。
秦淮水绿芙蓉明,玄武湖边烟艇横。 香风翠袖暮云乱,落日新妆红浪惊。 城隅濠曲歌声起,却寄愁心棹讴里。 恨不相携桃叶渡,心知同在长干住。 须臾花冥凤凰台,帝阙回看锦作堆。 明月各随珠佩去,白鸥独送彩舟回。 莲浦红衣秋露湿,桂林金粟秋风急。 相逢江上采莲人,回桡犹向花间立。 帝京曾忆看花行,画里今瞻云锦城。 十年渔舸沧州卧,羞对红蕖白发生
洞山虚中高揭唇,白石齿齿排为龈。 引吸波浪气吐吞,张吻露腭何鳞皴。 我疑巨鳌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人言中穹如覆盆,我畏其舌不可扪。 荡舟强与闯其门,但见玉液涵灵根。 进穿石骨窥奫沦,更讶鳌首承昆仓。 柱支轴贯维厚坤,仰看宇覆烂若银。 卿云一色纹鱼鳞,引手历历扪星辰。 俯扣洞房深九皞,中有神物云昼屯。 欲往探之路苦湮,川祗山鬼司其阍。 何年有路通人神,往与一醉桃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