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懋
【注释】 次韵题萍实桥二首:这是作者的一首和诗。次韵,指诗歌中第二句或第三句等用第一句(原诗)中的某一句词作为开头的韵脚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来作答。萍实,即莲实,因长在水面,漂浮于水中而得名。桥名萍实,表南邦,谣语流传岁月长,书社不封千载恨,空将伯业望君王。 【赏析】 这首和诗是作者在宋代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作。这首诗是诗人对萍实桥的赞美之词。 “桥名萍实表南邦”,起笔就写萍实桥的特点
【注释】金镜:指帝王之镜,比喻朝廷。朝端:朝堂。委重:委以重任。玉楼:指天宫的宫殿。迂生:指作者自己。平津阁:东汉末年董卓曾建此阁,后为曹操所毁。遗文:即《遗令》。泫然:泪流满面的样子。 【赏析】 首句“金镜朝端方委重”,意谓皇帝将重任交付给臣下,如同在镜子上铸刻一样明确。“方”和“更”字都表示肯定的意思,用在这里表明了皇帝对大臣的信任和依赖。 次句“玉楼天上更传宣”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1. 诗句释义: - 少日东床夸坦腹:年少时,郭公在东家受到赞誉。 - 年馀四十竟浮沈:过了一年多,郭公的生活依然波折不定。 - 自惭不是奇男子:感到自己不足以成为一位杰出的人。 - 空负平生择婿心:白白浪费了选择女婿的理想和努力。 2. 译文注释: - 少日东床夸坦腹:年少时,郭公在东家受到赞誉。 - 年馀四十竟浮沈:过了一年多
岁蛇忽作康成梦,赋鵩空馀贾谊才。 从此耒阳溪上菊,风霜时节为谁开。 注释:岁月像蛇一样忽然间化作了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梦境,赋诗时才华如同传说中被流放的贾谊一般。从此刻开始,在耒阳溪边的菊花盛开,它们将在风霜交加的日子里,盛开着属于谁的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同知重父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岁蛇忽作康成梦”,以蛇比喻时间飞逝,暗示友人已离世多年;“赋鵩空馀贾谊才”则借用典故
注释: 秋初一别又冬残,欲写家书意万端。 最是白头千里外,时时梦到兆嘉山。 赏析: 首句“秋初一别又冬残”,描绘了诗人与家人离别的场景,秋天的初日和冬天的残阳,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时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句“欲写家书意万端”,诗人想要写下家书,但是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难以表达出来。这里的“意万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注释:华国文章的才华老道更奇特,康时的才能尚未全部展现。 空余欧、范平生之志,不见功名上鼎彝。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欧、范二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诗人用“康时才业未全施”来形容欧、范二人的才华尚未完全展现,而用“空余”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不见功名上鼎彝”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注释】 平泉金谷:指古代洛阳的平乐观和金谷园。竞豪华:形容两处园林都极其富丽堂皇。几度花时:几次到过。得在家:有暇在家居住。争似:怎及。陈处士:陈子昂,字子昂。南园:陈子昂家宅南面的花园。晓看泉石:早晨观赏山泉石上的景象。暮烟霞:傍晚观赏山中云霞。 【译文】 洛阳的平乐观、金谷园比之华丽无比,但几次到过那里都没有闲住在家里。 哪里比得上陈子昂家的南园,早上观赏山泉石上的景象,傍晚观赏山中云霞。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入彭蠡湖经萍山》。诗的译文为: 手持竹节,照亮了楚国的山峦,为什么天帝要把它落在人间。 要想知道沿途官员的品行如何,必须到了萍乡县才能知道。 注释解释: 簜(zhì):用竹制的长竿,这里指拿着的东西。 煌煌:明亮的样子。 楚山:指江西的庐山,因在楚国境内所以叫楚山。 天曹:道教称天官为天曹,这里指天上的官员们。 落人间:落在人世间。 沿路:指旅途中。 好:品行好,善。
注释:群鹊在高楼上鸣叫,曾报喜于黎人,聚集在荆棘上应占太史的祥瑞。修竹和寒梅无外事,如果群鹊对荒凉之地进行诉说。赏析: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色。群鹊在楼高噪报,黎民百姓得闻喜讯,聚集在荆棘之上,预示着太史的吉祥之兆。修竹与寒梅无需外界之事,它们自得其乐,安然度过寒冬。最后以“若为群语对荒凉”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澄清未了旬宣去”,句中的“旬宣”指代的是张璁、桂萼,“旬宣”被贬,诗人送别他们时,自然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洗清冤屈,重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