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名萍实表南邦,谣语流传岁月长。
书社不封千载恨,空将伯业望君王。
【注释】
次韵题萍实桥二首:这是作者的一首和诗。次韵,指诗歌中第二句或第三句等用第一句(原诗)中的某一句词作为开头的韵脚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来作答。萍实,即莲实,因长在水面,漂浮于水中而得名。桥名萍实,表南邦,谣语流传岁月长,书社不封千载恨,空将伯业望君王。
【赏析】
这首和诗是作者在宋代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作。这首诗是诗人对萍实桥的赞美之词。
“桥名萍实表南邦”,起笔就写萍实桥的特点。萍实桥建在鄱阳湖上,是连接江南各地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故称“南邦”。
“谣语流传岁月长。”此句承上启下,点明萍实桥历史悠久,名声远扬。传说古时候这里有个卖萍实的小摊贩,他每天把萍实卖给过河的人时都要唱着歌谣:“萍实桥呀,真奇妙,一叶扁舟浮水波,过了桥来见王家,王家的姑娘美如花。”这样,萍实桥的名字就传出去了。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卖萍实的小商贩称为“卖萍实郎”,并把他的歌谣叫做“萍实歌”。
“书社不封千载恨,空将伯业望君王。”这两句是说,尽管有“书社不封”之恨,但人们依然怀念那个卖萍实郎,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萍实桥和卖萍实郎的美好祝愿。
“空将伯业望君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虽然怀念那位卖萍实郎,但仍然希望能够得到君王的支持和帮助。这里的“伯业”指的是卖萍实郎的事业,“君王”则是指南宋的皇帝。
这首诗通过对萍实桥的历史、名称及其传说故事的描写,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