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词牌名,始创于柳永,分上下两阙,共一百零四字。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刘辰翁等均用此词牌创作过,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
永遇乐
《永遇乐》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由辛弃疾创作。 《永遇乐》作为词牌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其全篇共一百四字,双调形式,前后段各十一句,每句四仄韵,使得整首词在音韵上呈现出独特的美感。词中常以豪迈的笔触描绘英雄豪杰的历史场景,抒发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这种风格在宋代文学中独树一帜,显示了词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深邃的情感内涵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风入松
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唐·释皎然有《风入松歌》,又名《风入松慢》、《松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