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栋
【注释】 山阁杂咏:作者在山中建造的阁楼上,随意咏叹。 编篱护菊株株秀,洁白红黄种种齐:用篱笆编成栏杆来保护菊花,每一株都很美丽;菊花的颜色有白的、红的、黄的等等,品种齐全。 岂为香颜多种取,岁寒梅竹得平题:难道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美貌而种植这么多菊花吗?梅花和竹子都是冬天里才开放的,值得被人们赞美。 【赏析】 此诗以写菊为主,同时借菊来比喻诗人的志行节操及高洁人格。 起笔“编篱护菊株株秀”
【注释】 山阁杂咏:作者自题其集名。 生平未暇评花品,今夏看榴兴不孤。 生平未曾闲暇时间来评价花卉的品格;今年夏天观赏石榴(石榴花)的兴致并不孤单。 一发丹葩朱寔出,始知渠是锦衣图。 一朵红色的石榴花忽然开放,我才懂得那是一种锦衣(红宝石)的图案。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丰七年(宋神宗熙宁四年初)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一组《山阁杂咏》,共五首。此为其中一首。“生平未暇评花品,今夏看榴兴不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山阁杂咏》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花名何事唤含笑:这句诗的意思是“花的名称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够让人微笑?”这里的“含笑”是一种形容花朵绽放时的微笑表情,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 似笑才情久寂寥:这句诗的意思是“就像有才情的人长时间感到孤独一样。”这里的“寂寥”是一种形容情感空虚、寂寞的状态,与前面的“含笑”形成对比。 - 惟有蟠桃能媚客
山阁杂咏 清白原同太素质,艳浓即蹈色妆看。 时人不识本来貌,倒把花光作粉团。 注释: 清白原本就和太白雪质一样纯净无瑕,鲜艳的色泽就是艳丽的妆容。 当时的人却不知道它的本来面目,反而用它作为化妆的粉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些被世俗污染了本质的事物的批评。首句“清白原同太素质”,意思是说,纯洁、清白的本质与洁白的雪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杂质的。次句“艳浓即蹈色妆看”,则是说,即使外表再美丽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借梅喻己,颈联承上启下,尾联点明主题。诗人通过咏梅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自比“梅花”,赞美自己傲霜凌雪、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 【答案】 译文:我最喜欢南枝上那傲然挺立的梅花,它不怕大雪压枝。即使雪深也怕太阳出来。梅花能向着太阳而开得如雪一般洁白,所以人们说它是花中的魁首。 注释:①最爱:最喜欢。②南枝:向南生长的枝条。③傲雪:不畏严寒。④犹怯:还是有点害怕。⑤太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对诗句、语言进行分析评价。注意通读原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注解及有关知识进行说明。“问世间情为何物”一句是作者在回答何茂才的来信时所说的话
【注释】 《山阁杂咏》是一首七言绝句。“合欢”指合欢树,即合欢木。合欢树在夏季开白色小花,结红色果实,可供食用或入药。“山阁”指的是山中的楼阁。“晚色”指傍晚的景色。“光趁明月客怀消”指月光借给游子以驱除乡愁。“后夜”指以后夜晚。“未可料”指不可预料。 【赏析】 首句“合欢花开晚色饶”,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晚景图:合欢花在傍晚时分盛开,花色洁白,美丽动人。这既是实景写照,也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外化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的释义如下: 1. 山阁杂咏 “山阁”是指山上的楼阁,通常与诗人居住的地点有关。这里可能是在描写一个位于山上的楼阁或住所。 2. 蒌青带露覆墙端,叶叶云舒仙掌看。 “蒌青”是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绿色染料,这里可能是指绿色的植物覆盖了墙壁的一端。“带露”表示这种植物刚刚被雨水打湿过。 “叶叶云舒仙掌”中的“仙掌”可能是指仙人的手掌,这里用来比喻这些绿叶像仙人的手一样舒展开来。
注释:月桂树为什么自己生长在人间,我怀疑是嫦娥仙子的仙掌颁赐。 高高的枝条不允许寻常人随便折取,留在这里照亮上林苑供宾客攀爬。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一株月桂,通过对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之情。诗中以“月桂”为题,既表明了咏物的主旨,又点明了季节与节令,是绝句的起首两句。全篇写月桂之高大,枝叶之葱茏,枝干之挺拔,色泽之皎洁,香气之馥郁,姿态之美,令人心醉神迷,难以忘怀
【赏析】 《山阁杂咏》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芰荷自喻,借芰荷来抒发自己清直不阿、不媚俗的人格操守。此诗前半写芰荷之高洁,后半写芰荷之误比。 “芰荷一出压群芳”,芰荷(ji li huá)即莲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人常以之比喻人品高尚的人。这里说芰荷一出现就压倒了其他所有的花草。“翠盖亭亭度晚凉”,芰荷长着绿油油的荷叶,亭亭玉立地在晚风中摇曳。亭亭:形容直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