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循吉
【诗句注释】 1. 云水飘然一老僧:意指云水间飘荡的一老和尚(僧人)。 2. 头颅种种貌棱棱:形容和尚的头部,有各种皱纹。 3. 人间正果修将满:指在人间修行即将完成,即将获得佛果。 4. 天下名山遇即登:意指在世间有名的山峰中遇到就会攀登上去,比喻修行者在佛法中遇到良师益友或好的学习环境。 5. 向外见来终不实:意指向外看、向外寻求,最终都是不真实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和真谛不在外界。 6.
诗句解读与译文 鄂首座还山 - 鄂首座:指的是鄂王,即历史上的鄂王张之洞。在古代文化中,鄂王常被尊称为鄂山,因此这里的“鄂首座”可以解读为鄂山的主人,或者指鄂山(实际指代地点可能为误)。 - 还山:返回山林,这里比喻隐退或归隐。 译文 鄂王作为鄂山的主人,在病中接受了我数度访问,我们一边谈论清谈,一边品味着一炉香。我们在一起吃甘美的菜肴,他忘记了形骸,甚至没有下床
虞山雅集 秋日来登云水堂,使君开宴兴何长。 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 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 注释: - 虞山雅集:指在虞山举行的雅集。 - 秋日来登云水堂:秋天来到云水堂(位于虞山上)登山游玩。 - 使君:指地方长官或官员。 - 兴何长:兴致多么高昂。 - 虞山胜赏:虞山最美的景色。 - 名教:儒家的礼教。 - 清谈:指高雅的谈论。 -
【注释】 百花庵主:指唐代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一春高卧只垂帘:一年春天我闲居无事,整天躺在床上。只:只限于;止。 浮名:空幻的名誉。 他时:以后;将来。 借读:《华严》是佛教经典,《华严经》,全称“大日如来会三身经”。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作于王维在长安期间。 诗的首句“一春高卧只垂帘”,写自己懒散不出门,终日闭关读书,不问外事。颔联“说着浮名病又添”
【注释】 琼上人:指诗人自己。万寿寺:在京城长安,是佛教寺院。京国:京城。几时留:何时能留。匆匆:急忙。禅从逆境打:指禅宗的教理,强调逆境中也能悟道,即“逆境出真知”。衲到暑天收:指僧人在夏天也要修心养性,以待冬天的到来。作礼辞僧伴:指诗人要离开僧伴,告别众僧。挑包上客舟:指诗人带着行李准备上船离去。将何偿此役:指此行的目的是什么。速拣好山游:指尽快去游览名胜山水以求解脱。 【赏析】
【注释】 黄芦:泛指芦苇,这里指寺院周围长满了芦苇。宝积寺:位于今浙江天台县,为南朝梁代著名禅师智藏所建,故称“宝积寺”。镜禅师:智藏(530—597),南北朝时高僧,俗姓张,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佛殿已百岁,僧房今六支。洞庭山入牖,笠泽水通池。他日吾将到,来题壁上诗。 译文: 芦苇丛生的宝积寺,是南朝梁代智藏在1400年前创建的。 那佛殿已经修了百年,僧房也已经有六十年了。
【注释】 湖上:指湖边。细沫行:细浪翻滚,如同鱼吹的细沫行。足风情:足以引人欣赏的景色。日田分:即日影田分,形容阳光照在田里的样子。水合天光:指水面上的天色与天空中的日光交相辉映。 病身逢酒健:我身体有病却喝酒壮胆。久留眵(chī)眼:长时间地瞪着眼看东西,说明眼睛疲劳。山明:指太阳下山,天色明亮。 农家识是游人过:农家人认出这是过往的游客。竞拥篱头:争先恐后地挤到篱笆旁边送别。橹声鸣:摇船声。
【注释】 见白发:见到自己头发变白。 料应:料想来。 登头:鬓发。三十登头,指已到四十岁,鬓发斑白。 愁已生根:忧愁像根一样已经扎下。从汝摘,意为由你采摘了,比喻忧愁像根一样牢固地扎在心头。 老先呈态要人知:老态显露,需要别人知道。 莫劳晓日梳千下:不要在清晨梳洗时白白浪费掉千把头发,表示珍惜时间的意思。 终见秋霜起一丝:最终看到秋天的寒霜落下了一缕霜丝。 若道只因诗故白
【注释】 初春:一年之初。山居:隐居于山中。还城:回到京城。却寄支硎僧院:却把诗寄给支硎和尚的寺院。支硎,在今浙江萧山县西南。僧人名不详。 【译文】 好山不被人题写,辜负了那浮岚翠空;梅子花落春事将尽,雨声催人追忆往昔冷风。 来时寻访古寺,登上幽静阁台,离去后乘篮舆别了远公。 白发渐生,身体已老,怎得良辰美景随东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归隐后写的,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欣赏和留恋
注释: 1. 寄贺故人新受河间学职:寄送祝福给你的故人,他刚刚获得了河间的学职。 2. 别君无几闻君选:离别的时间不多,就听闻你被选为官员的消息。 3. 知在河间更喜欢:我知道你将在河间任职,我更喜欢那里。 4. 花绕郡城皆芡藕:县城周围的花朵环绕着,都是芡和藕。 5. 味多乡物是鱼鳗:这里的味道多样,大多是家乡的鱼和鳗。 6. 在京故旧通书易:在京城里,老朋友之间写信交流很便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