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是诗人蔡文范的作品,其中“瀛德”可能指的是一个地理位置,而“东昌”则可能是目的地或经过之地。 2. 清源一州耳:“清源一州耳”意味着作者所经过的地方只是一个小州,但这里却有繁会二都间的繁忙景象。 3. 繁会二都间:“繁会二都间”描述了这个地方是一个繁忙的商贸中心,两个大城市之间的交汇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分析。注意通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着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出自《自汝州入西关寄少府李公则》,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此诗为组诗之二。前四句写诗人由山东到河南的路途。从“自瀛德”至“南开吴楚关”,是诗人由山东到河南,再往北经邯郸到洛阳的一段行程
【注释】 杂兴:即“杂诗”,指作者随意写下的诗。莫向江鸿问故山,书来也不破愁颜:不要向江边的飞鸿问去故乡的路,来信也解不了我的愁闷。寻思欲觅江南路,只在萧萧一枕间:想去寻找去江南的路,只因为枕头上还有一阵阵秋风。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夜怀人之情。首句“莫向江鸿问故山”,是说自己不能向江边的大雁(鸿鹄)打听家乡的情况了,因为自己的家信中已无话可说,只能寄与愁苦,因此,不必多说了
闻道张秋决,先朝虑独深。 为山名戊己,使者失辛壬。 地控支祈锁,天寒象罔沈。 谁知神禹巧,疏凿本无心。 注释: 1. 闻道张秋决:听说张秋决堤的事情。张秋,古县名,今属河南省封丘县,位于黄河中游的北岸,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地点之一。2. 先朝虑独深:指先帝(指唐太宗)对此事考虑得非常深远。3. 为山名戊己:因为这座山的名字是“戊己”。4. 使者失辛壬:指使者误认了方位,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5.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 诗人蔡文范以船行之景抒怀 1. 诗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蔡文范,明末诗人 - 创作时代背景:明朝末年 - 文学地位: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2. 诗句原文与翻译 - 诗句原文:捩柁怜三老,开船捣石尤。 - 翻译注释:船只转向时,感激三位老人的指点 - 诗句原文:睨阳忽自照,阴霭未全收。 - 翻译注释:阳光忽然照耀,但天空的乌云仍未消散 3. 诗意解析与赏析 -
重阳 宋玉愁怀老更加,百年秋序复天涯。 关河忽对重阳菊,樽酒谁过处士家。 落木萧萧同短鬓,西风日日为黄花。 无心更写登临兴,独凭阑干数暮鸦。 注释: 重阳:即重九节,古代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传统。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才情著称。这里指屈原《楚辞·离骚》中的宋玉形象。 百年秋序复天涯:意思是说人生短暂如同秋天一样,转眼就到了生命的尽头。 关河:指山河。 重阳菊:即重阳节的菊花
横田道中 西风萧飒见田庐,处处青山绿水居。 赛社客来成市暨,斜阳鸟去识村墟。 银丝鲤鲙池边斫,秋亩蹲鸱雨后锄。 漫说临邛真沃土,倦游人早似相如。 注释: 横田道中:在横田的田野间行走。 西风萧飒:形容西风吹拂树木的声音。 见田庐:看到了田舍和房舍。 处处青山绿水居:到处都是青山绿水。 赛社:古代的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客来成市暨:客人来了就成为市集了。暨,同“即”,于是。 斜阳鸟去识村墟
【注释】: 1.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从渤海到东昌(今山东聊城)的路途中。 2. 风壤连齐鲁:指黄河两岸地区,即齐鲁大地。 3. 河流汇卫漳:指卫河与漳河汇流的地方,即河南安阳一带。 4. 愁思斜日外:形容旅途中的孤寂和惆怅之情。 5. 衰鬓驿亭傍:形容旅途中的衰老和困顿之感。 6. 江鹜凌寒浴:指鸭子在寒冷的水中嬉戏。 7. 饥乌下食将:指乌鸦在饥饿时寻找食物的情景。 8. 频来舟楫上
诗句输出: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 译文: 甸服仍周典,沟渠自禹功。 幽并千涧合,江汉万方同。 翠柳沿堤暗,雕枫积坞红。 谁家调锦瑟,清宴小楼中。 注释: 1. 这首诗是蔡文范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东昌道途中的所见所感。 2. “甸服仍周典”指的是古代的疆域划分和治理方式,体现了古代的政治制度。 3. “沟渠自禹功”描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强调了古人的智慧和努力。 4.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一首,写从京城出发,经馆、矰津亭到东昌的途中所见到的景象。 “馆”,驿站,即客舍;“矰津亭”,地名,在今河北武邑县境内。这两句说,经过馆驿,又过了矰津亭后,继续向东行了。 “临川市”,地名,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暨连”,即接连,指路途中经过的各地名城。这两句说,一路上,沿途城镇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眼前。 “木棉”,一种树名。相传汉武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