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壤连齐鲁,河流汇卫漳。
愁思斜日外,衰鬓驿亭傍。
江鹜凌寒浴,饥乌下食将。
频来舟楫上,忧患饱经尝。
【注释】:
-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从渤海到东昌(今山东聊城)的路途中。
- 风壤连齐鲁:指黄河两岸地区,即齐鲁大地。
- 河流汇卫漳:指卫河与漳河汇流的地方,即河南安阳一带。
- 愁思斜日外:形容旅途中的孤寂和惆怅之情。
- 衰鬓驿亭傍:形容旅途中的衰老和困顿之感。
- 江鹜凌寒浴:指鸭子在寒冷的水中嬉戏。
- 饥乌下食将:指乌鸦在饥饿时寻找食物的情景。
- 频来舟楫上:频繁地来到船上。
- 忧患饱经尝:经历了无数的忧虑和困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艰辛、人生感慨的诗。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
首联“风壤连齐鲁,河流汇卫漳”,描写了黄河两岸地区的自然景色。齐鲁大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土地肥沃,风景秀丽。而卫、漳两条河流则交汇于河南安阳地区,河水清澈,两岸风光优美。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愁思斜日外,衰鬓驿亭傍”,则转入了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人站在驿亭旁,眺望着夕阳西下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思念。这种愁思来自于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也来自于对家乡和家人的牵挂。而他的衰鬓,则是因为他在长时间的旅途中,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逐渐变得憔悴不堪。
颈联“江鹜凌寒浴,饥乌下食将”,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江面上,一群鸭子在寒冷的水中嬉戏玩耍;空中,一群饥肠辘辘的乌鸦正在寻找食物。这些景象都显得那么凄凉和无奈。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尾联“频来舟楫上,忧患饱经尝”,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不断地乘船出行,历经风雨,饱尝了人生的苦难和挫折。这种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念和决心。诗人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