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麟
《山中奉答孙太初》 望古复望古,驾舟行远空。 浮云日夕尽,天光上下同。 潜鳞入渊微,归鸟正西东。 亭亭夫容花,凄凄风露中。 群情各有适,至理将在躬。 日月去已多,忧伤来无穷。 临流一濯足,顾影见双蓬。 歌我水上心,答彼巢居翁。 注释: - 望古复望古: 表示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不断回顾历史与现实。 - 驾舟行远空: 形容在广阔的天空中划船,感受自由自在的旅行。 - 浮云日夕尽: 描述夕阳西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麟的作品《拟于石川舟睹北楼卷》。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津吏传呼太宰来,米家船里似楼开。阳关唱彻瞻辰卧,南极何年接上台。 译文: 津吏传来太宰的命令, 米家船只仿佛楼阁般打开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中的“津吏传呼”和“米家船里似楼开”等词语
【注释】 闻马:听说。千里店:指在长安的一家店铺。衡翁:指唐代画家张璪,字仲通,号丹阳子,宣城(今安徽南陵县)人。唐懿宗时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少傅。他以善画松著称于世,与李白、韦应物友善。他的诗也写得很有情致。画可买:指张璪的一幅《松石障》,据说是他用画笔描绘出画中的景物后,再请画工依样绘就的。上有楼:指张璪的《山居图》。未赠先题:意谓张璪在将《山居图》送给友人之前,便在上面题上一首诗。卜乾坤
【注释】 秋社:秋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苕溪:水名,流经浙江绍兴。吴大参:指南宋吴芾,时为朝官,任浙西路常山县令。《宋史》本传称其“好贤礼士,民有争讼,必亲听之。” 达哉:贤明啊。晋处士:晋代的隐士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远心:高远的心志。寄松菊:寄托于松树和菊花之中。松菊:均为清雅之物。 物理:自然之理。寻常:平常、平素。道胜:道德高尚。芬郁:香气浓郁。前哲:古代的贤人。流:传播。风:风气
【注释】 道存甘拙守,时艰惭幸生。 在昔缪有寄,所至皆名城——以“道”、“时”为韵脚,表达对生活态度的自谦。 感彼民物忧,违我泉石情——以“感”为韵脚,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和自然景物的忧虑。 一朝印章解,归来读且耕——以“且”为韵脚,表达了诗人归来后的生活状态。 年登衣食足,心闲文字精——以“闲”为韵脚,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心灵的宁静。 侧身鸥鹭中,尘网何由撄——以“缨”为韵脚
【译文】 客言动静机,相禅苦不了。 无私动亦得,无欲静逾妙。 动静能几时,去去勿复道。 注释: 1. 客言动静机:客人说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的运动和变化的结果。 2. 相禅苦不了:相互转化、互相推移的无穷变化,是永远无法穷尽的。 3. 无私动亦得:没有私心杂念,自然也会得到运动的变化。 4. 无欲静逾妙:没有贪恋欲望,心境就会宁静而美妙。 5. 动静能几时:世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
【注释】 戏马:指汉代霍去病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中骑马戏耍,以取乐之事。芳春:美好的春天。征鸿:远行的大雁。逆新暑:《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逆,迎,与“顺”相对,即不随顺之意。去住本无心:指人的行动无定。隐显成侣:隐者、行者结成伴侣。令德:有德行的人。予美:我。胡独处:为什么独自一人。东野:指陶渊明。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渭城
社韵 天壤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它偶尔出现或一千年。 昂然又藻雅,天兴是何等彬彬有礼。 铺展观同生志,天实亨厥屯。 文明郁然起,大半充词臣。 即有未遇者,清修常苦辛。 颇厌东吴富,不道西越贫。 庞然自宜俗,安问桃花津。 社中诸长老,玉立高嶙峋。 引翼并眉寿,几杖集今晨。 鸣丝杂挥毫,晤语恊真醇。 一会义已正,再会心弥亲。 相观各有得,退食如见宾。 翩翩穴凤翥,光华动星辰。 乐善不吾弃,垂死善吾身。
答李半溪 丹灶非真诀,青蚨岂壮图。 远心辞里巷,清兴落江湖。 世网浮云隔,庭帏众美俱。 彩服迎词客,华筵走静姝。 素侯天富贵,黄发日欢娱。 有子轻千乘,知翁压万夫。 译文: 丹灶不是真正的秘诀,青蚨(古代铜钱)岂能实现大志。 远离世俗之心,远离邻里小巷,追求心中的宁静与自由。 世间的纷扰和利益如同飘渺的浮云,难以捉摸。庭院中的美女们各具魅力,让人眼花缭乱。 穿着彩色衣服的词人迎接着来访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读书时所作。 第一句:“暮色常如斯,孤真保终吉”,点明作者的生活环境:在山中。暮色、孤灯、真坐、嘉树,构成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表现了作者“爱此嘉树林”的心情。 第二句:“爱此嘉树林,倚杖数晨夕。”这两句是写他的生活:爱树,倚杖,数晨夕。“倚杖”二字,说明他已年老体衰。 第三四两句:“有时高鸟下,驯扰不吾避。”“驯扰”二字,写出了高鸟对他的态度:驯服而亲近,并不避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