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时敏
诗句释义 1 风雨越江边:描述了在风雨中越过江边的情景。"越"表示穿越或跨越,"江边"指的是河流的岸边。 2. 陲亭对夜眠:指在一个边境小亭里,晚上休息时的景象。“陲”可能是指边境的意思,而“亭”是古代用于休憩和赏景的地方。 3. 乡心孤岛迥: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如同身处孤岛一般。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思乡之情比作遥远而孤立的存在。 4. 客梦一灯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残年书事(译文):在这年老的时候,回忆过去的往事。 - 林泉深处足烟霞(译文):林泉深处,烟雾缭绕如同仙境。 - 流水寒云八九家(译文):清澈的溪流边,有八九户人家,溪水寒冷,云雾缭绕。 - 江客帆樯悬网罟(译文):江上的船帆高悬,渔民正在捕鱼。 - 野人篱落带桑麻(译文)
解析 诗句解释 1. 清贫终不厌,未老亦宜休: - 清贫终不厌:即使生活清贫也不愿意改变。 - 未老亦宜休:还未到老年也应该休息。 2. 杨柳阊门晓,蒹葭震泽秋: - 杨柳:通常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阊门晓:阊门是苏州的一个城门,这里指早晨。 - 蒹葭震泽秋:蒹葭和震泽都是地名或自然景观,秋天则暗示着收获的季节。 3. 园蔬乘雨种,林果带霜收: - 园蔬:在庭院中种植的蔬菜。 -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久旱村园豆麦焦:长久干旱,村里的豆麦田地变得焦黄。 - 凿池引水灌田苗:为了灌溉田苗,挖掘池塘引入水源。 - 篱疏野竹横窗户:院子里竹子稀疏地生长,竹叶斜插进窗户。 - 潮满春帆碍浦桥:春天的江潮涌满船帆,阻碍了通往浦桥的道路。 - 酌酒不愁无苜蓿:即使缺少了苜蓿菜,也能饮酒自娱。 - 挥毫深喜有芭蕉:在没有苜蓿的情况下,依然喜爱用芭蕉叶作书笔。 - 人生适意应如此
【注释】 亭:指小亭。贮:蓄藏。琴声:指琴瑟之声。池:指池塘。清:清澈,明亮。蘸:沾湿。花影:指荷花的影子。晓日:早晨的阳光。上:照到。窗纱:窗户上的纱帘。幽人:深居简出的人。梦初醒:刚刚从梦中醒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景色图,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闲适的心情。 “亭小贮琴声,池清蘸花影。”此句中“小亭”是作者所住之处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理解和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默写题,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篱笆、离披、宜、计、衰、重阳、过、题。 【答案】 译文:雨后的短篱疏落有致,淡红的菊花朵朵鲜艳。自认为老年才思减退了,重阳过后不再题诗。赏析:此诗是一首咏菊诗。首句“短篱疏雨”描绘出一幅秋雨后篱边菊丛的画面
注释:闺中的女子思念着外出的亲人,自从他们离别后,家门紧闭,不再开启。每年春天,春雨绵绵,使得庭院中的莓苔长满。春天来了,东风似乎也想要增添离愁别恨,于是引得双双燕子飞来。 赏析:这首诗是写女子对远行的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别后衡门镇不开”,表达了女子因思念亲人而不能开大门的情景。第二句“年年春雨长莓苔”,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思念中度过的每一个春天,春雨使得庭院中的莓苔生长
题涌泉岩 再入招提境,萧条异昔时。 流泉分古涧,荒藓上残碑。 门掩花空落,人闲鸟不知。 那能招惠远,重与话心期。 注释: 1. 再入招提境:再一次踏入招提寺的领域。招提寺,古代印度佛寺的名称,这里泛指寺院。 2. 萧条异昔时:与过去相比,现在显得荒凉、冷清。 3. 流泉分古涧:流水从古老的山涧中流淌出来,分成了两条小溪。 4. 荒藓上残碑:苔藓覆盖在残破的石头上。藓,是一种植物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王文伟的,表达了他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 最喜投闲日,莼鲈正及秋。 - “最喜”表示非常喜欢,“投闲日”指的是空闲的日子,“莼鲈”是一种美味的水产蔬菜,秋天正是吃莼鲈的好时机。这里表达了诗人在空闲的日子里,最喜欢的就是享受美食,特别是莼鲈。 - 钟声林下寺,灯影水边楼。 - “钟声”指的是寺庙里的钟声,“林下寺”是指寺庙位于树林之下
【注释】 1、朱琴友:指朱友兰,当时人称其为“朱琴友”。 2、事:侍奉。 3、班超: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以勇敢善战著称。 4、蛇珠:即珍珠,比喻珍贵之物。 5、蜃气:即海市蜃楼的幻景,这里借指海南的奇观。 6、别后知相忆:离别之后,彼此思念。 【赏析】 此诗是送别朱朋友赴戍海南时所作。首联写友人携书剑赴任,未必有负使命之责;二、三联写友人暂离故国,不必辞别,要他珍重自己,勿忘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