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缵
题赵州柏林寺古壁画水 万顷沧波古壁深,霏霏烟雾散丛林。 自应神物能长护,疑有蛟龙时一吟。 澎湃即堪纾远目,清漪聊借涤尘襟。 凭将造化丹青手,好与行云施作霖。 【注释】 1. 题赵州柏林寺古壁画水 2. 万顷沧波古壁深,霏霏烟雾散丛林。 - 万顷:形容大海的辽阔无边。 - 沧波:指深蓝色的海水。 - 古壁:古老的墙壁。 - 深:指深度很深。 - 霏霏: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烟雾:云雾。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解读: 第一句:“早断尘缘我丧吾,金梯飞步有修途。” - 注释:这里的意思是早早地断绝了与尘世的纠缠,我已经失去了自我。"断尘缘"指的是摆脱世俗的纷扰。"丧吾"即失去自我,可能是比喻或象征性的表达。"金梯飞步"形容迅速而轻松地登上高阶,意味着追求高远的目标。 - 赏析
【注释】壬戌:年号。乐安王:封地在今山东惠民县一带,故称乐安王。陈乞:人名,为燕国大臣。执争:指谏官们坚持原则,不赞成陈乞的非礼之请。抗累:指抗疏争辩。《新历》已颁,即新历颁布了。旧封未遣,指燕王尚未被册封。幸上意转圜于圣节前获奉俞音,指皇帝的旨意已经缓和。廷遣就道,指朝廷派人送他出发。恭纪:恭敬地记载。 【赏析】这首诗写燕王从奉诏赴秦到启程返京途中的见闻。首联写燕王奉诏赴秦,五夜兼程候早开宫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出答案,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临洺驿雄关耸立护卫着帝京;颔联描写从临洺驿出发西行的情景;颈联叙述沿途所见的盛况;尾联写旅途中听说齐州已罢兵,诗人的心情轻松愉快。 【答案】 ①突兀雄关护帝京(雄关:指临洺驿的雄伟险峻)
【注释】 王虞石:名未详,可能是作者的侍从之臣。侍御:官名,指侍从皇帝左右或出使外省的人。还朝:回朝廷复命。 霜霰尽消:雪霜和霰粒都融化了。青草瘴:南方湿热地区的病。干旄:旄牛尾做的仪杖,古代卿大夫出行时所用。白云乡:指故乡。 蓬门:形容门简陋,用蓬草编成的。始扫:开始清理打扫。高轩:高敞的车。劖丽藻:剪贴精美的装饰图案。岭树溪花:指山水中的树木花草等自然风光。经指点:经过人们的赞赏、评点。他时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次韵和夏濮山侍御园亭: - “次韵”指的是在原诗或原作者的诗作之后,依其韵脚、风格、情境等进行的创作。 - “和”是回应或仿效的意思。 - “夏濮山侍御园亭”是具体的地点和背景,这里指的是夏濮山的一个侍御(可能是指地方官员)的园林亭子。 我们逐句解读并给出注释: 1. 薙草芳亭才数耜,垂萝曲径自何年: - “薙草芳亭”描绘了一个被草木覆盖的美丽小亭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涉及封禅、分封、陈乞非例礼、执争抗累等。 【答案】 ①壬戌:即天宝十一载(752)。夏五:夏季的第五天,即五月二十五日。乐安王:玄宗长子李亨。承乏:承袭爵位。乐安王李承袭其父李亨的爵位。②乐安:今山东寿光县。藩陈乞非例礼:藩王陈乞请求不要按常规礼仪来拜见皇帝,而是用其他方式表示臣下向皇上进献礼物。③执争抗累十疏:多次上奏书反对陈乞之请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李斗中丞的“秀眉”“征寿”来比喻李斗,以“鹤健”“棋熟”形容其精神、才智之高超,以“忧国”“思难”暗喻其心志。 (1) 首联是写李斗辞镇归来后意气风发,豪情满怀。“辞镇”表明他即将离去。“意转酣”表明他心情舒畅。 (2) 颔联是赞美李斗的高才远略和高瞻远瞩。“精神比鹤应还健”比喻李斗的精神如鹤一般健壮;“世局如棋已熟谙”比喻李斗对世事有深刻的了解。 (3)
诗句注释: 1. 次韵和夏濮山侍御园亭:这是一首和诗,即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回应和模仿。夏濮山侍御是指一位官员或诗人的称呼,园亭是他在夏濮山上的园林。 2. 即于闹处成幽胜:意思是即使是在喧嚣的地方也能创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岂为忙时废赏心:意为忙碌时也不放弃欣赏美景和思考的心情。 4. 试看官斋凉似水:形容书房(官斋)非常凉爽。 5. 不妨翰墨拥成林:意思是可以有很多的书写材料来创作。 6
【注释】 涉:行走。 伏青蒲出每迟:指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草木繁盛,故说“伏青蒲出每迟”。 北斗阑干焚草候:谓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边的草木因受阳光的照射,而向北生长。所以,人们要等到晚上,用火把照看北斗星,以防误入歧途。 依人传:指《楚辞·招隐士》中的《招隐士》一诗。 坐爱山容聊拄笏:意思是说,坐在亭子里欣赏山景,我只好拄着笏板。 朝来爽气恰心知:早晨凉爽宜人的气息,正符合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