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缵
壬戌除夕与赵裕子客署守岁。 艺苑当年尔擅名。 他乡就我此宵情。 曾辞粤徼八千里,不受秦关十五城。 柏叶满斟消客况,兰缸共对数归程。 星河耿耿檐楹外,欲待春还坐到明。 注释: 壬戌:指壬申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一天。 赵裕子:作者友人赵裕之之子。 客署守岁:在客舍值班守岁,即守岁。 艺苑:文学艺术领域。 擅名:闻名。 他乡:异乡,他方
这是一首描绘汤阴署中风景的诗,诗中的关键词有竹、石、翠色侵,具体解析如下: 1. 竹:竹是诗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元素,诗中多次出现“竹”,如“竹或成孙尚可寻”表达了一种对竹子生长的赞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竹子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因此诗人通过提及竹子可能预示着自己希望像竹子一样保持坚强。 2. 石:诗中的“石颇奇胜嵌空玲珑岩壑傋具北来所仅见也”描述了岩石的独特美,其中使用了多个形容词来描绘岩石的奇景
正月二日憩双城驿 何来觌面是青山,才入停骖意便闲。 驿舍元为车马地,烟岚亦到户庭间。 南鸿北燕朝仍暮,腊意春容去复还。 诸佛道场苍翠里,菩提无树可能攀。 注释:正月二日,即春节。双城驿,地名,在今河南信阳境内。 何来觌面是青山,才入停骖意便闲。 驿舍元为车马地,烟岚亦到户庭间。 何来直接面对青山,刚一下车停下休息就感到心情舒畅。驿站原本就是供车马停留的地方,烟雾缭绕的山岚也飘到了门前庭院中。
黄梅山行望诸佛道场 才过前山复有山,春山今尽变春颜。 山峦太复还遭厌,春意伤繁便可删。 任说传衣徒著,更言无树亦空顽。 大乘妙谛应无尽,欲叩宗门杳蔼间。 注释:才过前山又一座山峰出现,眼前的春天已经过去,只剩下春的面貌。山上的山峦过于复杂,令人感到厌倦,春天的意境繁多,也可以删去。即使有人谈论传衣法事,也不过是徒劳,更不用说谈论没有树木的山了。佛教的大乘教义是无尽的,想要寻求佛法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今年冬日暖风饶”:描述了一个冬季的温暖景象,暖风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 注释:冬日、暖风、饶。 - 赏析:此句开篇即描绘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为接下来的叙述营造了一种舒适的氛围。 2. “莫道征途太寂寥”:表达了对旅途孤独的感受,但并不因此而感到寂寞。 - 注释:征途、寂寥。 - 赏析: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旅途中孤独感的淡然处理,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3.
樊孟泰学宪客死黄梅余过之悽然有感 注释:樊孟泰,字仲明,南宋文学家。他学问渊博,但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故土,客死他乡。我路过黄梅时,心中悲痛,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哀思。 西泠掩涕读遗编,此日经过更惘然。 注释:西泠,指浙江杭州西湖边的西泠印社。樊孟泰的遗书在这里被保存,我在此地经过时,看到这些遗书,心中更加感到悲痛。 未到三湘先赋鵩,虚占八桂有衔鳣。 注释:三湘,泛指湖南一带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景色和表达心情的诗。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第一句:“道傍树树是瑶华,况复新晴色转嘉。” “道傍树树是瑶华,”诗人描绘了路边的树木如同瑶华一样美丽,这里瑶华可能指的是某种稀有而美丽的植物或者是用来形容这些树木的美丽。 “况复新晴色转嘉,”这里的“况复”表示更甚,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晴朗,景色更加美好。"色转嘉"则是指颜色变得更加鲜艳、明亮。 第二句:“幸自照来梁苑月
至日留安肃署中 注释:这一天在安肃县的衙门里停留。 译文:这一天,我在安肃县的衙门里停留。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安肃县衙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留”字和“动经旬”等词语,传达了一种滞留不前的无奈情绪。 为问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滞动经旬 注释:我正在疑惑,为什么早晨穿上的朝服到了晚上就变成衣服了,因为长途旅行被耽误了整整一个月。 译文:我正在疑惑,为什么早晨穿上的朝服到了晚上就变成衣服了
题赵州柏林寺古壁画水 万顷沧波古壁深,霏霏烟雾散丛林。 自应神物能长护,疑有蛟龙时一吟。 澎湃即堪纾远目,清漪聊借涤尘襟。 凭将造化丹青手,好与行云施作霖。 【注释】 1. 题赵州柏林寺古壁画水 2. 万顷沧波古壁深,霏霏烟雾散丛林。 - 万顷:形容大海的辽阔无边。 - 沧波:指深蓝色的海水。 - 古壁:古老的墙壁。 - 深:指深度很深。 - 霏霏: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烟雾:云雾。 -
注释: 朱仙水庙,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祖籍。朱仙水庙在唐朝时期曾经非常繁华,但是到了宋朝时期却荒废了。这首诗就是写于这个时期。 1. 朱仙水庙白云埋(朱仙水庙被白云掩盖):这里的“白”字形容云的颜色,而“云”字则表示遮盖。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朱仙水庙已经被覆盖在厚厚的云层之下,无法看到其原本的样子。 2. 萧飒松杉雪满阶(风声呼啸,松树、杉树被积雪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