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随
【注释】 “其四十”:诗篇的第二十四首。 句意:月亮像白天一样明亮,松风凉爽得如同深秋的气候。 【译文】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松林里传来阵阵凉风,使人感到秋天的气息。 【赏析】 此诗描绘了月夜中松林的景象,通过对比手法,将明亮的月光和凉爽的秋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的“汉月”“松风”“秋气”等词语,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注释】簟(diàn):竹席。山光:山峰的倒影。翠入门:青翠的山景映入门户。 【赏析】此诗写山居秋日景色。首句写秋天云气凉,用簟纳之;次句说山色绿,入眼成画。全诗清新隽永,意境幽远
【注释】龛灯:佛像前供的小灯。药灶(yào zào):炼丹灶,这里指炼制丹砂的炉灶。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佛前的灯残香尽的景象,暗示着修行者功行圆满,即将成仙,故有“药灶蔼馀香”之语
诗句释义: 月光如波般摇曳,洒在河岸上,形成一片片碎影。两岸相隔遥远,烟雾弥漫,景色显得幽深而神秘。 译文: 月光如波浪般波动,洒在河岸上,形成一片片碎影。两岸相隔遥远,烟雾弥漫,景色显得幽深而神秘。 关键词注释: - 波动:形容月光如同波浪般起伏不定,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 月光如波:将月光比作波浪,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流动和变化。 - 岸:指的是河岸,是这首诗的背景之一。 - 遥:形容词
注释:住在这里的僧人忘记了岁月的流逝,游客领悟了尘世的纷扰。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商的作品《题破寺僧院》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住山僧忘岁月, 游子悟尘劳。 一钵千家饭, 孤云万里涛。 注释:住在山上的僧人忘记了岁月的流逝,而外出游玩的游子领悟到了尘世的纷扰。 赏析:《题破寺僧院》是唐代文学家刘商的作品,描绘了寺庙里的僧侣和游客的生活状态。全诗如下: 住山僧忘岁月, 游子悟尘劳。
其三十八 岩深松半露,石乱水分流。 注释: ①岩深:山岩的深处,指岩石的缝隙中。②松:松树。③露:露出。④石:石头。⑤乱:杂乱、错杂。⑥分:分开,分开水流。⑦水:流水。⑧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深的山谷景色。前两句写山岩深邃,树木半掩其间。后两句写乱石横生,水流从石缝中分流而出。整首诗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翻译: 我惜花,因为怕雨打花;我盼晴,却害怕有云遮住太阳。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感受。第一句“惜花愁有雨”写自己因怕雨而爱花;第二句“待日喜无云”写自己因盼晴而又怕云遮日。这两句诗都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愿望,即希望天气能如人意,但实际却是相反,所以诗人既爱花又怕雨,既盼晴又怕云
注释翻译:水边的村庄,在烟雾笼罩着的早晨,山中的馆舍,在清冷的夜晚。 赏析:诗中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土地偏僻没有来客,庭园清静独自飘落花朵。 赏析: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前二句写“地僻无来客”,后二句写“庭闲自落花”。庭院空旷,无人来往,所以花儿在庭前自由自在的飘落。这两句诗把一个孤独者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注释】 印苔:用印在墙壁上。苔,青苔。鹤迹:白鹤的足迹。题壁:在墙壁上题诗。僧名:僧人的名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寺院中游览时写的。前两句说,墙上印着许多青苔,说明这里和尚多;墙上题着半截诗句,是一些僧人留下的名句。后两句写自己在这里游览的情景,“印苔多鹤迹”一句是说自己在寺院里看到很多白鹤,而寺院的墙都留有白鹤的足迹,这景象令人喜爱。“题壁半僧名”一句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