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随
诗句释义: 1. 苔光浮乱石:苔藓覆盖在乱石之上,形成一种斑驳陆离的景象。 2. 花影倒寒潭:花朵的影子倒映在冰冷的潭水之中。 译文: 苔藓的斑驳光影落在乱石之上,花瓣的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潭水中。 注释: - 苔光:指苔藓上的光泽。 - 浮乱石:苔藓覆盖在乱石之上,形成了一种斑驳陆离的景象。 - 花影:指的是花朵的影子。 - 倒寒潭:花瓣的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潭水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注释】晚:傍晚;细雨:小雨,指暮春时节的雨水;馀岚:残余的山岚;叠翠:指层层绿树,如青色的山峦重叠。碧江:清澈见底的江水;风细浪成纹:微风拂过时,江面荡起层层细浪,波纹像花纹一样。 译文:傍晚时分,细雨过后山岚叠嶂,青山倒影映入江中,碧绿的江面被轻风吹过,荡起层层细纹。 赏析:诗写江南暮春景色,清新秀丽,意境幽雅。“晚细雨”三字点染出时令和天气,为下文景物描写作了铺垫。“余岚”二字写出了山色
【注释】: 扣:敲击。苔花,即苔花石或苔藓。碧钱:碧玉的钱,指苔藓。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当时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生活困顿,心情抑郁。诗中通过“竹韵”、“苔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时世的不满和悲凉的心境。 首句写竹韵。竹子的风声如击打寒玉一般清脆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次句写苔花。苔藓覆盖的石头上生有苔花,它们像碧绿的钱币一样堆积在一起,色彩斑驳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松窗晴似雨:描述了窗外的松树在晴朗的天气下,好似雨后的景象。这种比喻可能意味着窗外的景色虽然晴朗,但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风、光线等)使得松树看起来像是在下雨。 - 竹径夏如秋:描述了竹林中的小径在夏天时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竹子在夏天生长得非常茂盛,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地上,形成了一种类似秋天落叶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窗外的自然景色
注释解释: 径竹:指院中的竹林。 烟横素:形容竹子的枝叶苍翠,如烟雾一般弥漫于庭院之中。 庭莎:庭院中的草。 露缀珠:形容露珠点缀在庭院中的草丛上,晶莹剔透。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夜晚庭院图景,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月光下庭院中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注释】: 丹井:深红色的水井,指井水为红色的井。经台: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高台,台上有楼阁。岩洞:山中的洞穴。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山间景色,用笔简练,形象鲜明,意境深远。首句“丹井经台接岩洞”,写山间的水井和高楼相接,暗寓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之情
王随的诗《其三十五》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官吏职责轻松、工作环境优化的诗句。下面是该诗的逐句释义: - “吏闲衙放早”:描述的是官吏在官府中的日常工作状态,字面意义是指官吏的工作不繁忙,能够提前完成。这里使用了“吏”和“闲”两个关键词,前者指官吏,后者指空闲或轻松的状态。同时,“衙放早”可能意味着衙门中早晨开始就已处理完日常事务,显示出一种效率和秩序。 - “事简印开稀”
【注释】 檐:屋檐。三峰碧:指屋檐下,青翠的山峦。万籁:指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响。清:指声音清脆悦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上句描写了屋檐下青山的美景,以碧绿的山影映入屋檐,给人以美的享受;下句则表现了琴师弹奏时所发出的声音,使四周寂静的环境变得清幽而宁静。诗人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注释:打扫庭院,踏过长满苔藓的小径,看到竹叶的影子被分离开。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散步时的所见所感。第一句“扫径苔痕破”,描写了诗人打扫庭院时,看到长满苔藓的小径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第二句“开扉竹影分”,描述了打开门扉时,看到竹叶的影子被分成两部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注释】松子:即松籽,是落叶乔木松的种子。冷馀:天气冷的时候,树上结的松籽落下来;病起:病情加重。篁:竹林。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寒中病后初愈,竹笋破土而出的生动画面,表现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坚韧不拔的乐观精神。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