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愈
《菩萨蛮·戏成六首》(其一)是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闺怨词。此词以“戏成”为题,却非一时兴来而作,而是有感而发。它反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遭遇,揭示了造成妇女悲剧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下面是这首词的逐句释义: 酒中愁说人留久。 在饮酒的时候,我感叹着人长久地留下来,没有归去的意思。 久留人说愁中酒。 长久留在这里的人,因为沉浸在忧愁之中,才使得酒也显得格外的苦涩。
【注释】 ①初夏:指初夏时节。 ②烦:烦躁,不舒适。 ③午:中午,正午。 ④新诗:即“新词”,新词的酒。 ⑤举:提起。 ⑥人妒月圆:指人嫉妒月亮圆满,比喻嫉妒别人有才德。 ⑦频:频繁。 ⑧歌:唱,奏乐。 ⑨金缕:用彩线绣成花纹,这里借指女子的眉毛。 ⑩赏析:这首小令描绘了夏天中午时分人们因酷暑而感到烦闷、困顿的情景,以及在这时得到新词的酒后所感受到的新鲜和愉悦之感。全篇以“烦”、“困”、“新”
【诗词原文】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堂掩。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敧枕、殢残杯。 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水沉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注释解释】 - 黄金柳:一种树名,叶子呈金黄色。 - 摇丝软:形容柳枝轻轻摇动的样子。 - 卷帘飞燕:指燕子飞过卷起的窗帘。 - 永日:整天,长时间的。 - 堂:大的意思。 - 敧(piá)枕:斜靠枕头。 - 殢(tì):沉迷,沉醉的意思。 -
【注释】 1.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本为唐大曲,分单调、小序、中序三部分,入宋后渐成词牌之名,其调以双调为正格,前后段各四句,共八句。 2.戏成六首:这是一首自娱的词作。 3.老人:指词人自己。 4.叹惊:感叹年岁之早。 5.惊:惊讶,惊叹。 6.早年:年轻时。 7.惊叹:惊异。 8.愁人:使人愁苦。 9.霜点鬓苍苍:指头发已经变白。 10.苍苍:白色。 11.鬓(bìn)点霜
诗句 兽喷香缕飞长昼。昼长飞缕香喷兽。迎日喜葵倾。倾葵喜日迎。 卷帘双舞燕。燕舞双帘卷。清簟枕钗横。横钗枕簟清。 译文 阳光照耀下,香气缭绕的丝线在空气中飘舞,如同长蛇般在空中蜿蜒。 阳光洒满大地,人们争相迎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卷起窗帘仿佛是燕子翩翩起舞,它们围绕着窗边飞舞,掀起了窗帘,仿佛是在欢迎阳光的到来。 燕子在窗边翩翩起舞,掀起了双帘,仿佛是在欢迎阳光的到来。 清凉的竹席上
【注释】 1.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 2. 莲湖:即莲花塘,在今安徽合肥。 3. 光鉴:指明月。 4. 棹穿:船穿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荷花为题,借写荷花来抒发作者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全词从视觉角度入手,先写荷花的风姿绰约,接着写到人月交辉的美景,最后写到人与月相互映照的情景。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这首诗以“戏成”为题,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容貌和姿态,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娇俏。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玉肌香衬冰丝縠。縠丝冰衬香肌玉。纤指拂眉尖。尖眉拂指纤。 玉肌:指女子的皮肤。香衬冰丝縠:用来形容女子皮肤白皙,如同冰丝般光滑细腻。縠丝:指丝绸的一种纹理,这里形容女子的肌肤。 纤指拂眉尖。尖眉拂指纤:形容女子手指纤细,眉毛修长。 巧裁罗袜小。小袜罗裁巧:形容女子穿着的袜子小巧精致
吼雷催雨飞沙走。走沙飞雨催雷吼。波涨泻倾河。河倾泻涨波。 幌纱凉气爽。爽气凉纱幌。幽梦觉仙游。游仙觉梦幽。 注释: 1. 吼雷催雨飞沙走。走沙飞雨催雷吼 - 描述雷声震耳欲聋,雨水如注,沙石被风雨卷起的景象。 2. 波涨泻倾河。河倾泻涨波 - 描绘河流因暴雨而暴涨,河水汹涌澎湃。 3. 幌纱凉气爽。爽气凉纱幌 - 描写室内纱帘透入的凉爽微风,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 4. 幽梦觉仙游
车武子宅 儒生骨朽名犹在,高冢相望已乱真。 只认夜深萤聚处,便应泉下读书人。 注释:儒生(指孔子弟子)已经去世了,他们的名字还在,但坟墓高高隆起,与周围的山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真实的山丘。 只认识夜晚萤火虫聚集的地方,那就是孔子读书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孔子生前的学识和品德,以及他在世时的高远形象。通过对孔子故居的描写,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暑烦人困初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 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