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保初
伯严约游半山寺 争渡人已经去了,晴朗的日头恣意地幽深地寻。 㶁㶁泉声细致,悠悠塔影沉。 掉头遗浊世,把臂入深林。 与子深吟久,愁思恐不任。 注释:争渡——指争渡的人或事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日恣幽寻——晴朗的日子,尽情地幽深地寻找。 㶁㶁泉声细——水声细微而悠长。 悠悠塔影沉——塔影在远处显得朦胧而沉静。 掉头遗浊世——掉头(指回头)离开尘世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晚晴》 鸣雨止复作,萧然天气清。 西风吹木落,野水入河明。 岚影含初旭,林光讶晓晴。 愁窥秋草色,忽起故园情。 译文: 细雨停息又再次降落,天空显得格外清爽。 西方吹来的风使树木凋零,清澈的河水映衬出秋日的明净。 山岚在朝阳下显得朦胧而美丽,树林中的光线使人感到清晨的美好。 我怀着忧愁凝视这秋天的草地,心中突然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注释: 1. 鸣雨:即细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和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该种题型,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逐句翻译诗句,最后再结合注解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效果。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明送别任父之由,“飘零”二字暗用杜甫《佳人》诗意,“哀”、“真”两字渲染了离别的气氛;颔联以贾谊自比,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颈联写朋友不幸遭遇,暗含自己对此事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尾联劝勉友人要谨慎自重
【注释】 1.屈宋:指屈原、宋玉,都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 2.杨朱:即列子,战国时道家哲学家,主张“贵己”、“离世”、“绝学”,认为人不应有欲望。 3.荒唐:迷惘、恍惚。 4.楚梦:指楚国的亡国梦。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处境。 5.窈窕:幽深的样子。 6.云旗:云彩中飘扬的旌旗,这里比喻高官厚禄。 7.江汉:长江和汉水,泛指南方。 8.潇湘:湖南一带的地名。 9.眼看:意思是看着。 10.人尽醉
【注释】 山中客:诗人自称。 荒居猿鹤邻:猿、鹤是山林之鸟,以喻隐士;“邻”指与作者相近,言隐居生活。 苍茫春色晚:春天的景色已显得苍茫暗淡了。 寥落别愁新:别离的愁绪又添了一层。 心折远游子:对远方的亲人寄寓着深厚的感情,而自己身在异乡,不能为亲人分担忧愁,内心十分感伤。 寒惊独夜人:夜晚的寒气让人感到不安。 何因遣岑寂,不惜苦吟身:为何如此孤寂呢?我宁愿用诗歌来排遣心中的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忧虑和担忧,以及对英雄壮士的敬仰之情。 诗句释义: 1. 豺虎纵横日,谁堪社稷臣。 - 豺狼虎豹在一天之内横行肆虐,谁能够担任国家的重臣呢?豺虎横行比喻国家政治混乱,缺乏贤能之臣。"社稷臣"指的是能够维护国家安危,为人民谋福祉的贤臣。 2. 死生原细事,忠孝几完人。 - 生死本是件大事,而忠诚与孝顺更是人的美德,但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注释】: 明日江城道,行踪不可留。明日:明天。江城:指金陵。江城路,即金陵的街巷。行踪不可留:行动踪迹不能停留。 孤灯怨遥夜,残月落高楼。孤灯:孤独的灯火。遥夜:漫长的夜晚。残月:残缺的月亮。落高楼:落在高楼之上。 风雪岁云暮,关山我旧游。风雪:风和雪。云暮:云彩昏暗。关山:指边远地区。旧游:过去的游览。 故人何日见,樽酒化离愁。故人:老朋友。樽酒:酒杯,泛指酒。化离愁:变成离别之愁。 赏析:
简伯福 揽涕诵小雅,殷忧赋大东。 溺饥宁我独,哀乐几人同。 大泽龙蛇斗,深山草木空。 不堪家国恨,奚暇泣途穷。 注释: 1. 揽涕诵小雅:用眼泪来诵读《诗经·小雅》中的诗篇。 2. 殷忧赋大东:因忧虑而创作了一首名为《大东》的诗。 3. 溺饥宁我独:在饥饿中独自忍受痛苦。 4. 哀乐几人同:哀伤和快乐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 5. 大泽龙蛇斗:在大泽中,龙蛇相互争斗。 6. 深山草木空:在深山中
《舟行》 惊波流浩浩,风劲日沉沉。 千里淮南客,孤帆江上心。 春明沧海远,建业大江深。 久抱羁孤恨,蹉跎独至今。 注释: - 惊波流浩浩,风劲日沉沉:形容船在汹涌的波浪中前进,风力很大,太阳也显得有些昏暗。 - 千里淮南客,孤帆江上心:指自己像一位长途旅行的客人一样,独自坐在船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 - 春明沧海远,建业大江深:春天的景象在大海上显得遥远而模糊
【注释】 蹉跎:耽误,虚度。 往事不堪论:指国事,往事已不值得一提了。 修名:树立功名。 先业:先人的基业。 读史怀韩范:读历史书而感念汉代的韩信和唐代的李、裴等人(韩范为唐代人)。 忠清遗子孙:忠诚廉洁的事迹能留传子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未能施展,同时深感时事艰难,对国难深为忧虑而作。诗以“蹉跎”二字起笔,点题。“有感”,则全诗的主旨自现。首联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