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雨止复作,萧然天气清。
西风吹木落,野水入河明。
岚影含初旭,林光讶晓晴。
愁窥秋草色,忽起故园情。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晚晴》

鸣雨止复作,萧然天气清。

西风吹木落,野水入河明。

岚影含初旭,林光讶晓晴。

愁窥秋草色,忽起故园情。

译文
细雨停息又再次降落,天空显得格外清爽。
西方吹来的风使树木凋零,清澈的河水映衬出秋日的明净。
山岚在朝阳下显得朦胧而美丽,树林中的光线使人感到清晨的美好。
我怀着忧愁凝视这秋天的草地,心中突然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注释

  1. 鸣雨:即细雨。
  2. 萧然:形容天空清新明朗,气氛宁静祥和。
  3. 西风:秋季的风。常与落叶联系在一起,象征季节的变换。
  4. 木落:树木因秋风而凋零。
  5. 河明:河水因阳光而显得明亮。
  6. 岚影:山中雾气或云影。初旭: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7. 林光:树林间的阳光。
  8. 秋草色:秋天的草地颜色,多指枯黄或灰白。
  9. 故园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秋季的一个晴朗日子所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首句“鸣雨止复作,萧然天气清”描绘了一个细雨过后,天朗气清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接着,“西风吹木落,野水入河明”两句,通过“西风”、“木落”和“野水”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秋日特有的画面,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受。

第三句“岚影含初旭,林光讶晓晴”中的“岚影”与“初旭”,以及“林光”与“晓晴”,都巧妙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敏感和欣赏。

最后一句“愁窥秋草色,忽起故园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看着秋天的草地,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自己现状的感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